医养结合:让老人在“养护”之间轻松转换
大部分老人的身体都多少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养老和就医是老年人绕不开的两大话题。随着医养结合的不断推进,不出大门就可以实现养老院和护理院之间转院的“双向转床”新模式,让越来越多老年人真正体会到方便、快捷又贴心的人性化为老服务。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两年转院数次,只要楼上楼下调换”
今年70岁的潘培宝有高血压家族史,17岁就患有高血压的他在47岁时不幸中风,几十年来一直由老伴李宝珠照顾。2014年,患有糖尿病的潘老伯出现了糖尿病足、心脏病、血脂升
高等问题,这些糖尿病并发症让潘老伯的身体每况愈下,加之血糖值飙升至31,老伴李阿姨陪着潘老伯住进了文杰护理院。“一开始,每天测血糖、打胰岛素各6次,还要治疗糖尿病足。治疗两三个月,病情稳定了,我们就转到养老院休养。过一段时间,再去住院治疗。”李阿姨告诉记者,他们就这样在护理院和养老院之间辗转了两年多,“幸亏我们选择了这里,文杰护理院在2楼,逸仙第二敬老院在3楼,只需要楼上楼下跑跑,否则我们这么大年纪,身体怎么吃得消啊!”
如今,潘老伯的血糖值保持在7左右,糖尿病足也稳定了。“今年10月份我们又转到了敬老院,敬老院还可以给住养老人提供康复服务,都是护理院专业的医护人员,我们家属也放心,住在这里真是太方便、太人性化了。”李阿姨表示,在比较了多家养老机构之后,觉得既可以养老又能治病的地方才是最方便、最适合他们的,而帮助他们实现不出大门“双向转床”的正是逸仙第二敬老院和文杰护理院。上述两院虽是两家机构,却是一套领导班子、统筹化管理。
“‘养’‘医’短驳,减轻老人和家属负担”
“敬老院住养老人大多患有慢性病,如果突发疾病或急病期后需要长期康复护理的老人往往要在敬老院和不同医院之间频繁转院,对身体状况不好的老人及老人家属来说都是很大的负担,对敬老院也造成了床位资源的浪费。”文杰护理院院长张惠琴说道,“双向转床”正是帮助这部分老人实现了“养”与“医”的“短驳”。老人入住养老院时有全面健康评估,入住后还有动态健康评估,到底住养老院还是护理院,都由专业医师评定。“两院资源共享,不仅提高了床位的利用率,不出院实现转院也减轻了老人和家属的负担。”张惠琴表示。
据了解,目前,文杰护理院和逸仙第二敬老院有可开放床位400张,护理床位核定99张,实际开放护理床位300张,养老床位100张。据统计,2016年上半年,有69位老人由敬老院转入护理院,89位老人由护理院转入敬老院,养老和护理床位有了最大限度的流转和利用。不仅如此,为了拓展医养结合服务链,他们还将居家护理服务延伸到了老人家庭。洗头、助浴、翻身……只要去所在街道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申请,符合条件的老人就可享受专业人员上门服务。据悉,自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共有4055人次享受了该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