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李奶奶,74岁,一个月前体重突然减轻5kg,经常出现心慌、手抖、浑身没有力气。近几日突然出现腹泻,每日排稀便3~6次。
概述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也称甲状腺毒症,是指由于甲状腺本身或甲状腺以外的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增多,作用于全身的组织器官,造成机体的各系统的兴奋性增高,以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总称。甲亢在我国总的发病率约为3%,女性为4.1%,男性为1.6%,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从新生儿到老年人均可发病,最常见于青中年女性。甲亢病因与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常见病因有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毒性腺瘤、医源性甲亢。
(一)临床表现
1甲状腺毒症表现
(1)一般表现:体重下降,怕热,失眠,疲劳,多汗,坐立不安,多食,易饥,糖耐量减低。
(2)心血管系统:心动过速,心悸,心输出量增加,脉压增高,扩张性心肌病,房颤,心绞痛,心脏增大和心力衰竭。
(3)呼吸系统:呼吸困难。
(4)胃肠系统: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食欲亢进,肝大,肝脏转氨酶升高,偶有黄疸。
(5)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情感易变,神经质,焦虑,抑郁,注意力分散,定向力障碍,妄想。
(6)肌肉关节:肌无力(尤其是近端的),疲劳,颤抖,肌病,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7)血液系统:贫血,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单核细胞增加,白细胞总数减低,可伴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脏淋巴结和胸腺增生。
(8)生殖系统:月经不规则;男性乳房增生,阳萎,生育力减低。
2甲状腺肿
甲状腺肿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有时可触及振颤,闻及血管杂音等。
3眼征
眼征分为非浸润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多累及双侧眼球,少数累及单侧眼球,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眼球突出,伴有畏光、流泪、复视及视力、视野改变,角膜和视神经受累。
4老年甲亢的特征
老年甲亢起病隐袭,高代谢综合征、眼征和甲状腺肿均不明显,主要表现为明显消瘦、心悸、乏力、震颤、昏厥、神经质或神志淡漠、腹泻、厌食。老年甲亢可伴有心房颤动和肌病,易发生心力衰竭,70%的患者无甲状腺肿大。临床中老年甲亢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和冠心病,所以对老年人不明原因的突然消瘦、新发生心房纤颤应考虑本病。
诊治原则
1诊断标准
(1)高代谢症状和体征。
(2)甲状腺肿大。
(3)血清总甲状腺素(T4)、游离T4增高,促甲状腺激素减低。
2治疗原则
(1)药物治疗,包括如下内容:
① 抗甲状腺药物。 抗甲状腺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 临床上常用的抗甲状腺药物有甲巯咪唑和丙基硫氧嘧啶。 药物治疗可分为三个阶段: 治疗阶段、 减药阶段和维持阶段。 初始剂量较大, 成人常用剂量为: 甲巯咪唑30mg/d,丙基硫氧嘧啶300mg/d,分为3次口服。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后,药物剂量逐渐减少至维持量,疗程一般为1.5~2年。用药期间应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等,注意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白细胞明显减少、严重肝功能损害及过敏者不宜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② β 受体阻断剂。 可使用普萘洛尔等改善症状。
(2)131I治疗,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此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况:
① 成人甲亢伴甲状腺肿大Ⅱ度以上;
②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失败;
③ 甲亢手术后复发;
④ 甲亢性心脏病;
⑤ 甲亢合并白细胞或全血细胞减少;
⑥ 老年甲亢。
治疗后常见并发症为甲状腺功能减退。
(3)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以下情况:
① 中、 重度甲亢, 长期服药无效或停药复发;
② 甲状腺肿大显著, 有压迫症状;
③ 胸骨后甲状腺肿;
④ 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手术治疗禁用于伴严重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眼病,合并严重心脏、肝、肾疾病,妊娠3个月以内和6个月以后的妇女。
手术方式为甲状腺次全切除,常见并发症为甲减和喉返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