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十大养老新闻精彩回放
上海养老网
2016-12-27 00:00:00
分享
上海养老网盘点2016年广东重大养老新闻,希望能为热爱或者执着于养老行业的人士尽一点绵薄之力,也希望对我们的不足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广东2016年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110元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1月26日消息,广东今年将巩固提升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月110元;城镇、农村低保补助补差水平分别提高到每月418元和190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到每年6470元以上、确保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孤儿基础生活最低养育标准,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水平分别提高到每月1340元和820元;城乡医疗救助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年2178元,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救助比例提高到70%以上;残疾人生活津贴每年1200元,重残护理补贴每年1800元。
二、广东社会养老服务可获开发性金融支持
5月11日消息,广东省民政厅近日制定《关于做好开发性金融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通过厅网站向社会公布。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征求意见稿明确的支持重点包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以市、县(区)为单位,实施整体融资贷款;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项目,以市、县(区)或企业、社会组织为单位,通过统贷方式批量化贷款;养老机构建设项目,由项目建设单位申请贷款;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以院校、养老机构、养老服务培训实训基地为单位申请贷款;养老产业相关项目,由企业法人申请贷款。
三、广东医科大学新增养老管理与护理专业
5月31日消息,近期广东医科大学开设养老管理与护理专业,面向该校护理专业的大二在校学生进行选拔,并最终确定了30名学生进行专项培养。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养老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广东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院长谢培豪表示,我国老龄化的趋势太快,截至2015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国家发展速度赶不上老龄化的速度,以至于出现了国家、社会、家庭等层面暂时没有合理的模式和有效的途径来解决养老问题的矛盾。在养老方面的投入不足,以及基础工作不够完善,也导致了养老状况与老年人的期望有所差距,使得养老成为困扰整个社会的“老大难”。
四、广东养老机构均须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7月1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17年,65周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和健康管理率均达到60%以上,八成以上的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到2020年,所有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五、2020年广东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00%覆盖
8月8日,广东省民政厅公布了《广东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明确要在“十三五”期间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征求意见稿》提出,五年后全省符合标准的养老服务设施在城市社区全覆盖;要防止以养老名义“圈地”开发房地产;同时推行“互联网+养老”,打造广东省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征求意见稿》明确,到2020年,全省各市(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的数量至少在35张以上,根据各市(区)实际情况,其目标在35-40张之间。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总要求是:到2020年,符合标准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
六、广东将研究建设“失独养老院”
8月28日广东省民政厅消息,广东将根据失独老人对失独养老院需求的增长情况,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建设失独养老院的可行性研究。广东省政协委员曾光辉今年初在《关于关爱失独老人的提案》中称,失独老人养老问题遭遇困难,包括住不进养老院、经济条件差、生活无人陪伴精神孤独。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将失独群体造成的社会问题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包括为失独群体建立专门的养老院,建立相关基金制度等。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广东省民政厅答复称,虽然目前广东还没有为失独老人组建专门的养老院,但已经开始在养老院开设失独老人专区,如广州市老人院慈心大楼内设置了失独老人专区,名为“爱心家园”,根据失独老人身心特点进行人性化设计,设置相应功能室,增加社会工作、心理辅导等专门人才和志愿者。
七、广州公办养老院可引入社会力量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9月26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出,到2020年公办养老总床位达2万张以上,将重点强化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服务和保障,并逐步扩大保障范围。值得关注的是,《意见》还提出无论是公办养老院的建设还是运营都可以引入社会力量,公办养老机构可逐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社会力量管理运营;今后新建、扩建公办养老机构也可引入社会资本,收费标准由政府与企业协商制定。
八、广州逐步打造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
10月9日消息,《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近日印发实施。该实施意见提出,引导更多医疗卫生、护理康复、社会工作等企业和机构进入居家养老服务领域,打造一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龙头企业和机构。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该实施意见明确,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互助,逐步打造“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到2020年,全面形成具有广州特色、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配餐、医疗护理、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让老年人满意。
九、广东首推区域老年专科护士工作站
12月8日,广东省召开2016年护理学术年会,广东省老年专业委员会宣布,首批五个“区域性老年专科护士工作站”成立。这五家老年专科护士工作站分别分布在广州市和深圳市,是由广东省的老年专科护士自发组织的义务工作站。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据了解,目前全国仅有广东、四川、云南,浙江四个省份开展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尚未有国家层面的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广东省护理学会老年专业委员会自2013年起已培养两届老年专科护士共104人。学员来自广东,广西、贵州、四川、江西五省超过五十家医疗机构。全部学员在培训课程结束后分别在广州市14家省级实习基地实习,并获得广东省老年专科护士资格证书。
十、广东省建立异地就医结算平台 非深户老人可刷医保卡就医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12月19日消息,市社保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广东省的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平台已建立,全省21个市的退休职工在省内的定点医疗机构看病,都可以直接刷医保卡报销,而全国的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平台可能将在明年建立。这意味着,届时在深居住的外省老人可在深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