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大臣“制夷”奇招令人啼笑皆非
未来网2017-01-04 00:00:00 分享      

  《论 语》中有句话,云:“子不语怪力乱神。”按朱熹《论语集注》的解释,翻译成白话就是:孔子不说(关于)怪异、勇力、悖乱、鬼神(这些邪门歪道和不能说明 白)的事。到了现实生活中,孔子提倡的那些言论不一定能发生作用。正如俗话所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由于科学发展的水平还不能解释一切自然现象,人们总喜欢用一些稀奇古怪的理论来解释神秘之事。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晚清之时,当西方列国的炮火打开清帝国大门之时,那些经过多年儒家思想熏陶的官员们,常常忘记了老祖宗的教训,不时用“怪力乱神”之类的东西来应付、解释自己经历的一切,闹出了不少笑话。


  首先是对自然力的崇拜和迷信。1841年夏天,满清宗室奕山派驻广东,道光帝对他寄予厚望,一再下旨要他“规复香港”,但他“实不能战”。恰好此时台风经过 香港,吹翻了几艘西方船只。面对皇帝的严则,奕山把台风来临当成了自己的战绩,进行了一番夸大其词的描绘:“淹毙洋人汉奸不计其数,帐房寮篷吹卷无存,所筑码头,坍为平地,扫除一空,浮尸遍海。”这种破绽百出的奏议,只要稍微动动脑筋就可以鉴定它的真假。可此时的道光帝实在已经是焦头烂额,不由把这种搞笑之事当成一点喜悦的理由。


  面对突如其来的风暴,他对上天感恩戴德,认为是老天有眼,终于对侵略的人作出了惩罚。在这一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是清廷君臣对战争 的无能为力,对自然的盲目崇拜。这种思想在当时并非皇帝、官员所独有,普通的知识分子对此也没有明确的认识。诗人张维屏写下了流传甚广的《三元里歌》,歌颂三元里人们对西方侵略者的反抗。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