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写的雾霾诗 登上美权威医学杂志
侨报网综合2017-01-03 00:00:00 分享      
      近日,美国权威胸外科杂志《CHEST》迎来自创刊以来第一位中国籍医生诗人。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赵晓刚的一首雾霾诗,日前发表于该杂志。


赵晓刚(网络图)

  据上海《澎湃新闻》报道,赵晓刚的诗名为《I Long to be King》(中文翻译为《我要当老大》),是一首关于肺部磨玻璃影的英文诗歌,发表于《CHEST》杂志2016年10月的一期上。

  该诗用拟人化的手法,用肺部磨玻璃影的口吻,道出了其对“醇馥幽香”的雾霾的喜爱,描绘出其从幼小到逐渐强大、从起源于肺部到贯穿全身的发展过程。在肺部磨玻璃影的肆意快乐之下,人体已被它侵蚀殆尽,凸显雾霾对于肺腑健康的强大危害。

  该诗节选如下:

  “我喜欢呼吸醇馥幽香的雾霾”

  肺部磨砂玻璃影是我的大名,

  朦胧的身影披着神秘与诡异,

  ……

  你笑称幼时的我不典型增生,

  你憎称青年的我为原位腺癌,

  你咆哮壮年的我为浸润腺癌,

  ……

  我也是从弱小逐渐变得强大,

  我也是从隐忍逐渐走向狂放,

  ……

  我喜欢呼吸纯馥幽香的雾霾,

  散发着甘甜徐徐融入我身心,

  我更喜欢抽烟喝酒熬夜的你,

  创造着惬意的家园令我成长。

  ……

  继续成长的我有机会成为老大,

  突破层层壁垒、跨越千山万水,

  每一根血管都有我的手下子民,

  每一处脏器都有我的旌旗招展。

  ……

  据悉,肺部磨玻璃影(ground—glass opacity,简称GGO)是指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T,HRCT)图像上表现为密度轻度增加的云雾状磨砂玻璃样影,但其内的支气管血管束仍可显示,见于各种炎症、水肿、纤维化及肿瘤等病变。此征象常为早期肺部疾患的表现。

  从诗中可以看出,在雾霾等外因条件的助力下,肺部磨玻璃影最终可能变成吞噬健康的超级致命杀手。


2016年最后一天,北京依然笼罩在雾霾中。(图片来源:中新网)

  空气污染,已成为当下中国面临的一大环境以及生存挑战。耶鲁大学去年发布了《2016年环境绩效指数报告》(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2016 report)显示,中国的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二,属空气污染的重灾区。

  刚刚过去的2016,中国多地遭遇多次严重雾霾侵袭,污染严重,危及民众健康,公众对雾霾的重视也越来越深。此外,中国政府对于雾霾治理也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Chest是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的官方出版物,1970创刊,主要刊登以研究胸内相关器官为主题的原创前沿研究和一些综述性文章,所载内容还涉及胸外科、移植、气道疾病等等,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Chest杂志在业界有很大影响力。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