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西宁市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健康养老床位达到7张以上、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开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近日,《西宁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为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需求,构建西宁市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保障。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方案提出,到2017年,初步建立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服务体系、标准规范、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机制体制。逐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能力,90%以上的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50%以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稳步推进医养结合示范点建设,创建医养结合工作示范点9个,其中市级2个、县区各1个;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65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档案建档率、家庭医生签约率、免费体检率达到70%。
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健康养老床位达到7张以上。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开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70%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含中藏医医院)设立老年病科或门诊;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档案建档率、家庭医生签约率、免费体检率达到90%;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建成1至2个集中西医结合、健康养老、康复护理为一体的医养结合示范中心,床位达到500张至1000张。
本报讯(记者 贾忠英)今后,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不仅能治病救人,还能为患者提供健康防病指导,帮助老百姓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这样的医疗服务新模式不久后将在青海红十字医院启动。1月7日,青海红十字医院成为我省首家全民健康管理示范医院。
当日,共建全民健康管理示范医院启动仪式暨第三十九期院士橘杏讲坛在青海红十字医院举行。青海红十字医院与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签署了共建全民健康管理示范医院合作协议书,成为我省首家全民健康管理示范医院。这标志着今后医院将单纯的医疗救治模式和综合的全民健康管理模式接轨,把医院和医生从以往救死扶伤的治病机构和职业,转换成能帮助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的防病治病机构和职业,为老百姓提供体检、评估、干预、治疗、康复为主的一体化医疗保健服务,将医院的内诊疗服务延伸至体检后的健康管理和出院后的疾病管理,真正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一条龙服务。
青海红十字医院选拔出100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参加专业培训,他们将成为我省首批健康管理师,将为住院和出院后的患者提供饮食、运动、用药等多方面的健康指导。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和中国医院协会疾病与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生来教授为我省医务人员开展了健康讲座。
1月7日,西宁市政协的有关领导到?西宁市中医院儿童康复中心,为贫困残疾儿童送去了慰问品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