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听总书记新年贺词,短短一席话,振奋人心,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当日,又读了几遍贺词全文,感到文中有情、有义、有牵挂,但最大的亮点是,文风朴实,亲切感人,说了让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话。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比如说改革的框架已基本建立,总书记说,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基本确立,这一形象的比喻,让老百姓一下子就记住了。还有扶贫、教育、医疗、公安、环保等领域的改革情况,总书记各用一句话,就让老百姓听明白了:贫困地区孩子们上学条件改善了、老百姓异地办理身份证不用来回奔波了、很多群众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再比如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如何走,总书记讲“大家撸起袖子加油于”,霎时让老百姓心中升腾起一团跃跃欲试的火。
文风问题一直是我们高度关注的,它涉及到我们的思想与作风,而解决文风问题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写的文章与讲的活,能不能让老百姓听得懂。
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才能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让老百姓入耳、入脑、入心;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才能让老百姓了解政府的意图;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才能把党的号召化为老百姓的自觉行动。
曾几何时,我们的干部就生活在老百姓中间,老百姓有什么困难,老百姓心里在想什么,干部们心里一清二楚。有时候一聊天,一串门子,一起在田里耕个地,就会从老百姓口中获得很多“锦襄妙计”。在这样的氛围与环境中,干部们说得话,老百姓不会听不懂。当你讲的话,就是解决老百姓困难的话,这样的话,老百姓听了更暖心窝。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上下之间的距离远了,老百姓心里在想什么不太清楚了,老百姓碰到些什么困难,有些当官的也不太了解了。老百姓开始还主动去反映情况,但在高楼深院里找不到人了。后来了解老百姓情况要“浩浩荡荡”下去了,老百姓讲什么都要预先“演练”了。再后来上头的人讲假话、大话、空话的人多了,讲的话老百姓也听不懂了,渐渐地老百姓也不敢、不愿讲心里话了。老百姓与上头都觉得,相互间的对话已成了两个频道了。
随着风气的好转,情况在慢慢改善。上头的很多人开始悄悄的下去了,在了解了老百姓的真情实况后,他们说的话,老百姓开始又能听懂了。不过这种情况好象还不普遍,尽管这个现象在不断扩大,但讲套话、官腔话已成习惯,一些人一时还改不了。
可喜的是,在新年的第一天,总书记带了个好头,给各级干部做了个榜样,也给习惯于“官腔官调”者一记警醒。有此垂范,相信说老百姓能听懂话的各级官员会越来越多。因为我们有个好的风气与习惯,只要上面要做的事,下面就会紧紧跟进,更何况这是个大好事。这两天大家都在学习习主席的讲话,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不妨就从这一点做起。
其实要说让老百姓能听懂的话也不是什么难事,除了要有责任、情怀之外,你只要把老百姓放在心中,用心与他们对话,说他们爱听、喜欢听、听得进的话,你说的话还愁他们听不懂?
说到底,就看有没有这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