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人口的持续增加,以及中国特有的倒金字塔型家庭结构,中国人所面临的养老难题正逐渐显现。随之而来的是,养老产业巨大的市场机会正被越来越多的机构所关注。而养老地产作为整个养老产业的上游环节,也正逐渐成为投资的热点。据了解,不仅传统地产开发商、险资此前纷纷高调宣布进军养老产业,就连中石化、首钢之类的企业也在跨界进入。近两年的时间里,已有至少32家上市公司宣布进军养老地产项目。
长富汇银基金董事长张保国认为,养老地产在中国才刚刚起步,由于行业盈利模式尚不明确,同时还有着周期长、收益不确定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国内养老地产的发展目前还没有获得实质性进展。但同时,由于政府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强以及中国庞大的老龄人口规模,养老地产以及整个养老产业依然拥有光明的前景。
张保国指出,作为一个需要长期布局的领域,目前中国的养老地产行业仍存在较多不足。据了解,目前我国大多数养老地产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大约为8年至10年,回报率暂时仍没有统计。长周期、高投入以及收益的不确定性都使得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惜贷严重,企业融资难度较大。在此情况下,目前国内市场上成型的养老产业投资基金基本是由养老地产项目开发方自行成立,诸如地产龙头企业以及保险公司等,依靠企业自身庞大的资本实力向自建项目提供持续强大的资金支持。
相比国外日臻完善的养老地产体系,我国则依然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一些所谓养老地产项目则是房企是在打着养老地产的概念圈地,仍然固守拍地、建设、销售的传统住宅开发运作模式,试图继续通过短期内回笼资金攫取利润,与国外养老社区的成熟运作模式相差甚远。张保国表示,从现阶段来看,要让养老地产体系真正运转起来依然任重道远。
不过张保国也指出,尽管养老地产行业发展现状仍不尽如人意,但依然不能掩盖其良好的发展前景。一方面,根据国外成熟市场经验,养老地产本身的盈利能力较强。在美国,目前养老社区行业的现金回报率约为8%—11%,内部收益率介于10%—20%之间,投资回报高于普通商业房地产。
另一方面,国内快速增长的老龄人口规模也是养老地产被看好的重要因素。根据机构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或将突破4亿大关,几乎要占到全球老龄人口的25%。届时,我国整个养老产业规模或将达到50万亿之巨。张保国指出,养老地产是整个产业的上游环节,也是带动养老产业发展的基础。随着养老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养老地产所蕴含的投资机会也将十分可观。
据了解,除了保险等金融巨头外,一些国内实力较强的私募基金也已经开始聚焦这一颇具潜力的市场。张保国表示,私募基金运营更为灵活,可以在借鉴国外成功投资案例的同时,更好运用创新思维摸索中国环境下运作的养老地产盈利模式,协助房企做大做强养老地产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