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想要给每位老人配专属秘书
全景网 2015-11-17 15:56:002015-11-18 00:00:00 分享      

  相对于其他创业领域,居家养老仍是一片蓝海,发展空间很大。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78亿人,占总人数的13.26%。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人,占到总人口数的18%。


  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居家养老仍是多数中国老人的主要养老方式之一。如何完善相关服务,让老年人在家享受安全、便利、丰富的生活,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我们一起来听听深圳一格创始人李航在新财富?来吧第46期线上沙龙中的观点。


  各位朋友晚上好,我叫李航,是深圳一格的创始人。一格是全国第一家以互联网思维打造的居家养老平台,推出的“李秘书”服务品牌主要为居家老人提供情感关怀的秘书服务。什么叫秘书?秘书就是为您提供方便、快捷的帮助。我们的研发团队在长达九个月的时间里与老人泡在一起,在北京、上海、西安、郑州不断地试错、不断地推出新的方案,最后确定做情感关怀服务,这是一个漫长的历程。



  假如给每一位老人都配上专属秘书


  我们引入了一些先进的手段,通过一键通(一个智能盒子),以最简单的一键式呼入和呼出的方式为老人提供服务。对于子女和供应商分别有相应的APP,对于普通人有400服务热线,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让老人、老人的亲属、给老人提供服务的个人和商家全部通达我们的平台。这个平台目前已经在深圳落地、开始服务,经过两个月的测试,已经在龙岗和福田登记了1.6万老人。由于工厂的产量跟不上,目前我们正在逐步地发放老人的通话盒子当中。


图为李秘书


  李秘书是一个为老人解决实际问题的平台,能够为老人提供情感关怀类(如免费聊天),家政,健康咨询,代系列服务(如代挂号、代订车、代询问信息、代订票、代陪伴等),尽力满足老人的生活照料、情感关怀等需求,这是我们的主要特点。


  我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居家老人。在这里补充一点背景知识,中国的养老状态号称是9073,所谓9073,是指90%的老人在家里面养老,叫居家养老;7%的老人在养老机构里面养老, 这里指的是由房地产公司和保险公司投资的一些养老的专用机构,在美国叫CCRC; 剩下3%的老人在政府兜底的养老院,这部分是收入最低的人群。我们服务的是90%部分,这是人口基数最庞大的群体,与美国、日本、台湾,以及我们临近的几个国家和地区相同,百分之九十左右的老人都是在家养老的。


  所以,在进入这个行业之时,我们的研发团队在各地、各养老机构、以及民政部门等为老人提供服务的系统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我们发现,与我们的想象不同,老人最需要的不是医院,也不是住到山清水秀的地方,而是情感关怀。


  并不是说医院不重要,健康也是很重要的,在这里是想表达一个观点:情感关怀与健康同样重要。但是情感关怀这个事儿,目前还没有人去做。情感关怀是一个非标服务,每个老人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都不同,提供服务的机构和人员水平也不同,这对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做好非标服务。但反过来一想,这恰恰也是我们大家的机会,如果这些都有人做了,就轮不到我们这些民营企业去做了。在政府号召和动员的这种背景下,积极投身养老行业,我们一格是一猛子就扎进去了,而且已经投入了上千万的资金用于开发、调研、生产产品,不断的试错,终于上线并开始批量地发展用户,直到现在开始引入商家。


  商业模式:羊毛出在牛身上,猪买单


  那么一格的“李秘书”平台,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呢?它有两部分的收入来源,第一部分是秘书服务费,这个很便宜,一天不到一块钱,主要是提供些基础服务,包括聊天、探视、提醒和简单的代服务,帮忙代订票、代叫车、代挂号,还免费送一次体检、上门按摩等。一格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后项部分,即向商家收费,所以这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思维,是所谓的“羊毛出在牛身上,猪买单”的道理。


  当然,前提是要有足够的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发展态势还不错,虽然我们在推广方面遇到一些小小的困难,但整体的环境是不错的,养老的刚需确实存在,情感关怀的这个空白点我们抓得也比较精准。


  在这里补充一些行业背景。目前,咱们国家的养老产业还不像国外那么成熟。在国外,养老产业主要有三种形式:政府兜底、保险公司兜底、政府+保险公司兜底。中国刚刚开始谈养老这个事儿,谁也不兜底,而是推给社会和子女兜底,但社会力量是空白的,子女是无力的、苍白的,子女想用钱去买各种养老服务,是买不到的。


  在这种形式下,我们推出李秘书的产品,是希望以一个互联网的思维来使更多的人成为老人的服务者,甚至使老人和老人之间互相服务,使服务提供者获得未来能够兑换服务的积分。同时为老人和商家提供一个平台、对接口,满足老人的各种需求,包括聊天、找老伴儿、约朋友打麻将、挂号、出行、跟子女间的沟通等。这种秘书服务是我们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摸索出来的一个产物,应该说这是我们的精华所在!


  接下来会发一些图片,也会发一些我们跟老人之间的两个案例,给大家做一个分享,看看我们这个具体的表现形式吧!


  另外,前两天有一个黄阿姨打电话来跟我们秘书哭诉了半个多小时,其实核心就是一句话:她的女儿忘记了他八十岁的生日,老人又不好意思跟子女讲。所以就向我们来倾诉,我们就提醒他女儿及时做一些补救的工作,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整个李秘书的平台是通过秘书的贴心服务建立粘性。有过秘书的人都有很深的体验,秘书的服务有两个特点,一是方便,二是粘性很强。通过这种粘性,让老人对品牌产生依赖、产生购买行为,我们从商家身上赚钱。


  典型场景决定需求,需求决定产品服务


  通过场景来决定需求,再根据需求提供产品,这是我们建立服务体系的过程。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研发团队和老人泡在一起,经过大量的调研和深入的思考,搜集到了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的几种典型的监护场景。


  举几个例子,我们会在洗手间卫浴设备的地漏安装传感器,老人在洗澡过程中发生跌倒、碰撞、晕倒或者洗澡时间过长的情况,李秘书平台会接到报警,我们就会马上通知她最近的人,不是子女或邻居,而是楼下的保安上门救护,这是第一个场景,安全监护的场景。第二个是健康类的场景,一个糖尿病的病人在餐厅就餐超过两个小时,平台也会接到报警,我们不会粗暴的干涉,而是让子女来提醒他注意控制饮食,既能体现亲情关怀又能避免老人过量进食。第三个场景是老人在外跌倒或者是需要紧急救援,都可以一键呼叫李秘书,我们会马上派人进行救助。我们这个盒子,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一个手机,它更多地是一个智能终端。


  李秘书是一个真正的互联网平台,它利用撮合的原理,类似打车的Uber,把老人、服务者、商家等多方联系起来。李秘书平台连接的有老人、子女、医院、社康、商家、各种服务机构,甚至是警察、其他的NGO组织、境外的专家等。所以,它将是一个非常全面的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化平台,并且构成这个平台的成分越多、来源越广,平台的价值越大,越能更好地为老人服务。


  简而言之,李秘书是一个为居家老人精心打造,提供以情感关怀为主的秘书服务的生态系统。李秘书今年的发展计划是在深圳,明年会走向全国,其中北上广深、西安是我们直营的地区,其他所有省市全部采取合作形式。


  好,下面我想听听大家的一些意见和看法,或者一些讨论,希望听到你们的声音。


  问答环节


  问:有没有想过当我们这辈儿人老的时候,都会用智能产品,手机平板就够了呢?


  答:40多岁可能是接受新事物的最高年龄了,以后惰性是增加的, 当你到50岁、60岁以后,如果再出现新的东西,你可能不会,但我们的秘书是会的。另外,谁都愿动嘴不愿动手,惰性是本能。你只要,“啪”按一下盒子,李秘书就会以最新的方式来为你服务。当然,你也可以自己订票,通过APP买东西、叫车,但当你老了以后,有些事情是不可预见的,在遇到困难时,如果按一下盒子,就有人给你提供服务,以后就不愿自己动手了。


  问:物联网加人工服务加B2C可以这么理解吗?


      答:我们的平台可以定义为互联网思维+居家养老,我们确实是一个B2C的服务,不过是一个非标的服务。我们常规理解的B2C更多的是一些标准化的服务,例如衣食住行,但是情感关怀是非标化的。


  问:人工服务只是志愿者提供吗?怎么进行匹配的?


  答:人工服务不仅仅有志愿者,志愿者只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志愿者是不太容易管理的,所以志愿者提供比较轻的、比较外源性的服务,比如聊天。但这是由我们平台进行撮合的,根据老人的要求进行匹配。举个例子,比如最近股票又开闸了,老人想找一个在券商工作的志愿者聊聊相关的政策,我们就可以在资源库里寻找,进行匹配,撮合他们聊天。


  问:贵产品整合社会资源为老人服务,刚听到又是商家又是小区保安,那如何对众多各方资源的资质做好评定,成本很高吧?如果出现参与平台的资源方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或对老人有欺诈行为,对平台是严重打击?

  答:对商家的品质控制和各方资源的资质做评定,目前成本控制还可以。其实我们是用最笨的方法,一家一家去选的。我们会有A角、B角,甚至C角,每个地区都会有备用资源,是一家一家验证、评定的,我们甚至会购买保险去降低风险。如果出现欺诈老人的行为,可能会败坏李秘书的整个平台,这个是我们风险最大的一个地方。


  问:李总您好!您提出的几个应用场景中,老人对硬件的操作能力能否胜任?对平台的认可度如何?市场上其他的类似竞争者,您怎么看?咱们与其相比有什么核心的竞争优势?


  答:从我刚才发的图片中可以看到,老人只需要按一个按键,说出自己的需求就可以了,其他都是自动完成的。老人的数据是被采集、不是主动采集的。


  类似的竞争者目前还没有,但是以后也可能会有王秘书、赵秘书,形式是可以复制的,我们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对老人的理解和对老人心理的把握。


  平台、智能盒子、APP,软硬件都可以花钱解决,唯有老人对平台的粘性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花钱解决的,这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粘性靠什么建立?靠落地能力、靠我们与老人之间的沟通,靠扎扎实实做好服务。当然啦,竞争者永远存在,你做的好,别人可以做的更好,但这个市场足够大,容得下那么多人。


  问:为什么选择西安这个二线城市做直营,其他地域的合作具体是什么模式?


  西安、成都、沈阳、武汉,这些城市在东西区域性中都是有代表性的。西安作为内陆省会城市的一个代表,是一个老城市,又是西北的一个中心,西北五省很多退休干部在西安养老,西安的民政跟我们有很好的合作关系,所以西安作为我们的首选直营地区。其他区域采取合作方式,当地合作商一定要有落地能力,能够渗透老人群体,能够征服老人的心,能够服务好老人。今年我们还在酝酿,明年将在全国同步开始寻找合作伙伴。


  问:为确保规范性、信任度,采取哪些措施?


  对于秘书服务的规范性,我们有严格的举措。我们的秘书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普通的坐席,主要处理老人的一般性需求;第二部分是心理学毕业生,主要跟老人聊天,这个是有规范的,不能把老人聊歪了;第三部分是医学院毕业生,主要给老人提供健康咨询服务;第四部分是老人本身,老人之间沟通更加顺畅,老人通过盒子可以相互通话,我们可以帮老人建朋友圈儿。


  关于信任度,我们是用心在为老人服务的,如果对老人的每一次服务都很顺溜、没有瑕疵地完成,老人是会跟你产生信任感,并跟你交朋友。当然,我们最大的信任来自于我们的落地方式,我们是通过各地政府部门,例如民政、妇联、社区工作站等这些带有公信力标签的机构来落地的。


  问:养老产业很大,李总看好哪几个方向?是否会出现整合者?


  答:养老产业的确很大,我们坚持在居家养老的方向,通过情感关怀这个方式来往前走,这是最强、最坚实的基础,获取了信任之后,老人才会向你平台下单。当然,他的忠诚度也是有限度的,但只要你持续不断地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他会向你下单的。


  问:营业额的增长速度会是怎样?什么时候会盈利?是不是几年内就是上规模,暂先不考虑盈利?盈利目标怎么定? 目前是否已经融过资?


  答:我们的盈利点大概在有效用户达到15万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平衡了,估计2016年底就能够实现。目前,上线两个月已经发展1.6万用户,发展速度不错,只是现在盒子的产量跟不上。大概17年能够有百万用户,这个百万用户是指有效用户,即会向我们平台下单的用户。我们的平台是实名制的,老人的信息是很完整的,这样能够确保我们的服务建立粘性,形成口碑,然后通过我们的平台下单,是这样一个模式。一格公司最初的设定就是按照国内IPO来走的,目前正在进行A轮融资。


  问:李总怎么看上门陪老人聊天的项目?


  答:上门陪老人聊天,作为我们的一个子项目,目前尚未推出。这其中的风险很多,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双方都可能出现很多问题,所以我们非常谨慎。当前,我们已经推出了线上聊天服务,老人与秘书、老人与老人之间都可以聊天,我们的平台基于VOIP,聊天是免费的。


  问:李总,你们在地推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你们的推广模式能够快速复制推广吗?


      答:在地推过程中确实遇到挺多困难,但是大困难没有,都是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就不一一展开了。我们的推广模式是可以复制的,复制的是思维,不是方法。方法需要因地制宜,比如在湖北落地就与深圳不同,因此我们就需要寻找当地的合作伙伴,采用最适合当地的推广方式。


  当然,我们也会将之前的经验教训与大家共享。


  问:国外有过成功的样板或案例吗?


  答:国外目前没有这种全方位的秘书服务。单项服务是有的,比如安防类的人工服务,但是规模比较小,也主要依靠设备来完成的。还有一些信息台的Call center,但是这样大而全、系统化的服务是没有的。我的观点是,即使国外有类似的服务,也是不容易复制的,因为国内外的环境是不同的。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