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开启“互联网+”智慧养老时代
浦东时报2015-07-31 00:00:00 分享      

针对老年人日益强烈的共享科技发展成果、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的渴望和诉求,在“互联网+”日渐盛行的情况下,新区的养老模式正在朝着智慧化方向迈进,试点三年的新区科技助老信息平台已经具备服务全区的能力,多元化、规范化的养老服务在线上线下风生水起......  


有床没床一查便知  


今年年初,上海市决定实施统一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浦东成为试点区,经过一系列筹备,试点工作在潍坊、塘桥两个街道推开。目前,新区已经受理了14位老人的评估申请。记者了解到,有照护需求的老人可以通过多渠道提交申请。新区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电子网络平台已经研制开发成功,评估员上门评估时,可以通过平板电脑终端现场测评,同时上传保存评估内容,整个评估过程都有记录,监管部门可以直接进行追溯管理。  


目前,试点工作已经结束,按照市里统一部署,照护需求评估将在全区铺开,今后,所有新增的养老服务设施,无论通过新建还是存量调整设立,凡是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提出申请,都要一律经过统一需求评估,根据照护等级,匹配相应的服务类型。记者了解到,新区正在完善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实施方案,积极做好资源准备。据透露,新区正在推进浦东老龄网的改版,今后,新区有多少养老机构,各个机构有多少设计床位和空余床位,都将在网上公布和实时更新。经过照护需求评估的老人,可以根据网上的信息选择适合的养老机构,或者自愿进入轮候系统。“这样,评估结果公开公正,养老资源也公开透明,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信息化技术,有限的资源更能物尽其用。”新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技助老覆盖全区  2012年,新区启动区级科技助老信息平台建设,科技助老工作由街镇分散、独立探索,转向区级统筹、协调推进。通过三年来的试点和探索,科技助老信息平台已经具备了辐射全区的能力,日前,平台正在向各街镇低保低收入老人免费发放第二代智能化可穿戴设备,部分街镇村居也设置了紧急呼叫装置,并配备工作人员,负责紧急呼叫、居家养老等落地服务。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全区其他户籍老人,乃至所有常住老人覆盖,发挥更大服务效能。  


据介绍,新区区级科技助老信息平台以“90+7”(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的老年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政府搭台,市场化运作,融合信息化管理和养老科技设备,建立多层次专业服务团队和加盟商服务团队,将新区各个街道、社区和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纳入服务体系。


日前,32家较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及为老服务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上海浦东新区科技助老服务促进会,将专业机构搭建到互联网平台之上,逐步建成终端——平台——服务团队的科技助老服务体系,线上线下形成支撑,及时了解老人需求,提供针对性的菜单式服务。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