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由江苏省老龄产业协会和现代快报共同主办的“2015养老产业高峰论坛”在溧阳市举办,省民政厅、常州市、溧阳市、现代快报社等相关单位领导及养老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论坛。围绕当前老龄产业的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会嘉宾建言献策,共话“中国式养老”的未来。
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2亿、空巢老人超过1亿、失能半失能老人达到3500万……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中国式养老”路在何方,已然成为老龄产业发展关注的话题。此次论坛上,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对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他认为,破解养老服务难题,根本在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这既是今后养老服务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也符合我国国情。
省老龄产业协会会长张建平在论坛上指出,我省的老龄产业近几年逐渐发展并形成规模之势。对于当下全省老龄产业的发展态势,张建平概括为“综合发展、整体推进”。针对发展中的难点,他认为,应该积极、科学地应对,突出居家养老的基础性地位,重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发挥老年金融的杠杆作用,推动老龄产业发展。
针对当下被热炒的“异地养老”概念,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主任陈友华进行了深刻地剖析。陈友华指出,当前,异地养老的发展受到相关制约因素的限制,除了气候、环境因素外,医疗水平、服务设施、交通条件等因素都应充分考虑到。对于老龄产业未来的发展,应当理性地对待。而在老龄产业发展过程中,知识传播、政策倡导作为重要的环节,媒体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