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路径
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11-02 00:00:00 分享      
      养老机构管理标准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推进这项重要工程前进,就需要立足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掌握标准化的原理和要求,结合中国养老机构管理的实践,以市场需求为基础,以完善制度为根本,以厘清职责为保障,以人才建设为支撑,提高中国养老机构管理标准化总体水平,促进养老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1
      以市场需求为基础

      养老机构管理标准化建设要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发达国家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机构、运营方式虽各不相同,但都体现了标准制定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建立了遵循市场化原则的标准管理体制。养老机构管理的市场需求就是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我们要按照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特征作为制定标准的基础、实施标准的依据以及监督标准执行情况的准绳,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科学研判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标准化发展趋势,加强当前养老事业发展急需标准建设;着眼老龄事业长远发展,超前部署一批养老标准基础研究课题。
 
      2
      以完善制度为根本
 
      养老机构管理标准化建设要以完善制度为根本。把加强管理标准化的制度建设作为推进标准化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和重要杠杆,各职能部门结合各自的工作领域制订管理标准项目计划,重点围绕管理标准化内涵、项目类别、制定主体、评定主体、配套政策5 个方面展开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制订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完善标准基础研究到标准立项、从标准制定到标准执行的一体化工作机制的制度建设,为标准化工作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以厘清职责为保障

      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基本形成了政府监督、授权机构负责、专业机构起草、全社会征求意见的标准化工作运行机制。政府授权并委托标准化协会或标准化学会统一管理,协调标准化事务,在标准起草、审查、批准、发布、出版、发行以及信息服务方面有充分自主权。政府只负责全程监督和财务扶持。中国也正在积极借鉴国际通行的标准制定规则和程序,越来越重视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部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在标准研究、决策、规划、立项、制定、管理、验收等环节中的专业咨询作用,进一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业支撑”的标准化工作格局。
 
      4
      以人才建设为支撑

      标准化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工作,离不开专业力量的支撑。实施标准化的养老护理对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2010年8月起,民政部使用部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举办多期全国老年福利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培训班,通过人才建设使各地老年福利服务机构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明确老年福利服务行业推进标准化的步骤和工作任务,了解和掌握老年福利服务机构标准化实施的具体内容和成功经验,为推动老年福利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的进程打好基础。

      总之,加强养老机构管理标准化建设,是民政部门履行好“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核心职责的迫切需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命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战略任务,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抢抓机遇,发挥专业作用,坚持研究先行,创新体制机制,为实现养老工作与标准化工作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进行不懈努力。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