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老年人更喜爱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服务有哪些?
2015-09-21 12:02:07 来源: 老人报(广州)2015-09-21 00:00:00 分享      


家庭医生上门为老人服务。


早在2011年,广东省民政厅就印发了《广东省2011-2015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广东省力争到2015年,全省基本实现90%的老年人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持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可由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3%的老年人可入住养老服务机构。换言之,全省有97%的老人需要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不仅经济实惠,更重要的是老人没离开熟人圈子,不易产生孤独感,有调查显示,七成老年人更喜爱居家养老。那么居家养老到底有哪些服务?         (记者 梁婉玲 整理)


编者的话


居家养老,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传统的在家里养老,然而清华大学的杨燕绥教授却指出:“在家养老不等于居家养老。传统的家庭养老,是由家庭提供所有养老服务。但由于家庭小型化等因素,现代家庭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种养老需求了。需要社会提供养老服务,再送到家,这是现代意义的居家养老。”


长者饭堂,叫好又叫座


每天上下楼买菜成负担,一个人的饭菜不好做,剩菜倒掉浪费,吃多无益……吃饭,这件日常小事却成了空巢老人开门的第一件头疼事。为解决老年人的吃饭“大事”,广东省各地市的长者饭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三菜一汤,荦素搭配、米饭香软,这是专为老人而设的优惠午餐。


记者了解到,长者饭堂服务多数以公办民营的方式开办,除了方便社区内的长者就近用餐之外,不少长者饭堂还为失能、高龄的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门的服务。而“三无”孤老等优抚对象更有可能获得政府补助,优惠用餐,甚至免费用餐。当然,目前该项服务尚未覆盖到省内所有街道、村居,有需要的老年人,可以向所属的街道居委会了解详情。


日托,老有“所托”


如果老年人也能像小孩一样进入托儿所,家里的上班族或许就能免去后顾之忧了。随着“托老”需求的日益增长,日间托老照料服务应运而生。


老年人在托老中心里有丰富的活动,读书看报看电视,棋艺曲艺小游戏等都不在话下,还有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甚至还有医疗保健或康复治疗。


记者发现,在广东,能够提供日间托老服务的还不仅限于日托中心,部分地区还建成了设施更齐、服务更全的长者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更为丰富以及个性化的为老服务。与高昂的“托儿”费用相比,“托老”的收费就显得格外低廉。而不需要在日托中心就餐的老人,更是可以免费到日托中心活动。只要是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均可向街道日托中心提出申请。


平安通,救急扶危+心理咨询


“平安通”是利用固定电话网络和互联网建立的紧急呼援现代服务系统。当用户突遇紧急情况时,按下应急按键,该系统可为用户快速转接相关医疗和社会救援单位,并及时通知亲属。同时,该系统还可提供定期无偿的电话回访、心理咨询等服务和低偿或有偿的家政、陪护看病等非紧急配套服务。


平安通、平安钟、老人通,称呼或许不一样,但其为老年人提供随身救急服务的宗旨却是一致的。目前,省内多地为8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安装了随身的救急设备,而其他年龄有需要的老年人则可通过自费的形式购买这项“平安”服务。有需要的老年人可以咨询街道、居委或当地的民政部门。


家庭病床,送医上门还可用医保



大医院病床资源紧张,然而老人慢病康复时间长,占床率高,这样的供需矛盾早已不是新鲜事。对此,以家庭作为护理场所的家庭病床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矛盾。


2014年底,广东省卫计委制定了《广东省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工作指引(试行)》,要求做好家庭病床的医保工作。由此,家庭病床纳入了医保报销范畴,家庭病床成为了真正的“在家治病病床”。


当然,只有适宜在家庭进行医疗或康复病种才能申请家庭病床。以广州为例,可申请家庭病床的病种有一定范围限制,开设时间最长不能超过3个月。目前来说,一般由社区医院开设家庭病床服务,有需要的老年人可以就近到社区医院咨询、申请。


(原标题:居家养老 在家养老)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