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南区胜天村空巢老人互助养老
重庆日报 2015年11月17日 00:002015-11-17 00:00:00 分享      

   “老邓,今天身体还好吧!”11月16日上午,邓兰辉等几位老人又来到巴南区惠民街道胜天村三社的邓兰寿老人家,帮着病重的邓兰寿收拾院子、做饭洗碗。据悉,这几位老人间的相互帮助,已持续了一个月之久。胜天村村支部书记雷刚说,通过开展“互助养老”,引导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健康老人帮助失能老人,如今,该村数百名空巢老人,基本实现“老有所依”。


在胜天村喜来乐养老联系点,老人们表达各自的需求,讨论结对子互助事宜。记者 王翔 摄  


  胜天村现有老人695名,由于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有近50%的老人属于空巢老人,其中还有失能老人115人、半失能老人143人,老人们的主要需求集中在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疾病照顾、精神需求等几个方面,如何帮助老人解决这些养老问题,让老人们“老有所依”安享晚年,一直是村里面临的一个大难题。


  “今年4月起,我们村开始试点互助养老,探索解决这一难题的路子。”雷刚说,所谓的“互助养老”,即是按照“村级主办、互助服务、社会参与”的原则,成立互助养老协会,引导低龄老人帮扶高龄老人、健康老人帮扶失能老人,就近的老人还可结成对子,相互帮助扶持,可以是一对一帮扶、也可以是多对一帮扶。


  与此同时,他们在每个社设立一个互助养老联系点,一方面作为该社老人的交心谈心、娱乐休闲的场所,定期开展各类文娱活动,另一方面,宣传倡导敬老、爱老风尚,收集老人需求,通过老人间的帮扶和村级志愿服务队,开展走访看望、谈心交流、老人维权、帮助生产等服务。


  “谁都有老了、病了的时候,有了这项制度,相互帮助成为了一种习惯,老年人也有了依靠,我们都愿意参加。”胜天村喜来乐联系点的老人杨泽模因病长期卧床不起,儿子又外出打工,老伴不仅要照顾孙女和孙子,还要做农活。今年9月,联系点的老人得知他家还有3亩地的红薯没有挖,便联系6名老人前往杨泽模家,将其地里的红薯全部挖出运回,还约定以后每隔一个月来帮他们一次。


  如今,半年时间过去,胜天村已建立起9个互助养老联系点。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