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实施大病保险打造老年宜居城市
解放日报 2015-11-19 08:452015-11-19 00:00:00 分享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通气会上,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住房建设委围绕医疗保障、养老服务以及住房保障三大热点民生问题,提出面向“十三五”的新规划、新思路。



  医保 全面实施居民大病保险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十三五”将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医疗保障制度,让全体市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十三五”期间,医保的发展思路及重点工作将放在如何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加强定点医疗机构自费管理;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调整完善被征地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等方面。


  养老 打造老年宜居城市


  作为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市民政局将养老服务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养老服务取得新进展。上海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将严格按照市政府28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养老服务保障体系的完善,全面实施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不断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将上海打造为老年宜居城市。


  住房 处置老旧住房安全隐患


  上海市住房建设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城市发展战略,住建委正着力推进市和区县公租房错位运营,市筹公租房将主要为科创中心和自贸区建设提供配套支持,满足重点企事业单位和引进人才的阶段性租赁需求。


  “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工作包括:一是完成老旧住房安全隐患处置工作;二是改善市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质量,预计将实施旧房综合改造约1500万平方米,每年实施约6万户、共30万户;三是解决居民“急、难、愁”问题,计划综合整治小区约3500平方米,每年受益居民约15万户,共75万户;四是按照城市新改造要求,深化拓展旧住房修缮改造。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