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打一个电话,服务人员就会到家中提供服务。家住青海省城南山路13号上品苑小区的张先生对这项服务非常满意:“我父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我和妻子都要上班,白天无法照顾父亲。现在社区有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种养老新模式使我的困难迎刃而解。”
子孙满堂,儿女尽孝,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最理想的养老状态。随着子女们工作紧张程度和压力逐渐增大,越来越多有老人的家庭处于一种“空巢”状态。走进养老院,老人们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家庭养老,老人们又面临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如何探索一种更适合老人生活的养老方式,成为近年来政府、社会、民众关注的话题。
今年以来,城中区围绕“三基”建设,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由政府埋单购买服务,引进专业居家养老服务公司,在辖区大力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有效破解了社区无法满足居家养老多样化服务需求的难题,实现社区服务供给与居民服务需求的无缝对接。而政府需要做的是,开展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引进社会组织,实现社区养老服务,政府只做“裁判”,全程监督管理。
据城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而不是入住养老机构,安度晚年生活的传统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模式经济、实惠、便利、周到,更重要的是“居家养老”新模式顺应了传统的养老观念,节约了个人与社会的经济成本,减轻了子女的负担,保留了家庭养老的优势。
不仅如此,城中区还在南山东社区、福路巷南社区、新城社区等条件成熟的社区给辖区60岁以上的城乡低保人群、重点优抚对象、失独老人等1964名老年人建立了《老年人养老服务台账》,按照每位老年人每月150元的补贴标准,采取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等形式,为孤老、独居、空巢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开展日间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等生活照料服务。截至目前,城中区政府已投入近三百万元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辖区3663名老人享受了居家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