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鼓励社会力量建护理型养老机构
泉州晚报2015-12-11 00:00:00 分享      

养老机构是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江南老年颐乐园。


  现 状

  逾88万老年人期待养老服务


  泉州市老龄办公布的2014年度泉州老年人口与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泉州市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趋势不断加剧。


  根据2014年度老龄事业统计数字显示,泉州全市60岁及以上本地户籍老年人口88.6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2.37%,其中约四分之一为空巢、独居老年人。老年人口数比上一年增加4.7万人,比增5.6%,人口老龄化比例比上一年提高0.52个百分点。其中,女性老年人口47万人,占比53%。


  具体而言,老年人口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12.7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49万人。全市共有百岁及以上老年人327人,与上一年同期持平。


  从城乡分布看,农村老年人口64.5万人,占比73%;城镇老年人口占比27%。从家庭状况看,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64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72%。


  老年人存在三大养老需求


  泉州市老龄办副主任商黎霖分析认为,老年人的需求主要分为三大块:日常生活的养老需求、医疗保障需求、精神上的需求。


  ●日常生活的养老需求。这是最迫切也是最庞大的需求。泉州约15%的老年人是企事业单位退休的,可以享受到社会养老,85%的老年人以家庭养老为主。即便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方面,泉州缴费水平高出全国水平,但养老的重任还是落在家庭养老上。


  ●医疗保障需求。老年人的医疗需求很大,当前泉州正在推动医养结合,主要是针对社区卫生院和养老院。制约养老院发展医养结合的最大问题是医保结算问题。老年人的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治疗、护理,一般无须住院治疗,可居家治疗。但是,目前养老院护理和用药无法纳入医保结算,导致了一方面是医院人满为患、床位紧张,另一方面是养老院的床位空置。厦门已有10多家养老机构纳入医保服务范围,实现医保刷卡服务,2015年将力争使该市50%的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纳入医保范围。日前,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和市卫计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融合发展的意见》,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提出积极支持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各级人社部门将对养老机构内符合条件的护理室、医务室、巡诊室等,优先纳入医保定点范围。“老年人在养老院刷医保卡,很快就能实现了”。


  ●精神上的需求。泉州依托各级老体协和基层老年人协会,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老年教育覆盖到村、社区,全市92%的村、社区有老年学校,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我市把老年活动中心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现有3000多个老年活动中心。此外,加上华侨和民营企业家捐资兴建的设施,泉州基层老年人活动设施较为齐全。


  探 索

  金融机构推出老年人专属服务:


  “九九莲花卡”帮老年人放心理财


  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医疗保障,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总是离不开资金的保障。那么,是否能针对老年人的特点,由专业机构提供专属的金融服务呢?民生银行泉州分行近日就推出了针对55周岁以上老年客户的专属银行卡——“九九莲花卡”。


  民生银行泉州分行行长许宏图表示,一直以来,民生银行都以做“小微企业银行”为发展目标,推出民生商户卡、民生好贷志等明星商户金融服务,如今,每3个泉州商户,就有1个人使用民生商户卡。从2013年开始,民生银行泉州分行进行战略转型,提出小区、小微“两小”战略的两翼齐飞,推出民生泉家卡,服务商户的同时,更服务了商户背后的家庭。“在服务大泉州百万家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年客群和非老年客群的金融和非金融需求差别非常大,所以在此基础上,我们想到要推出一张专门针对老年客群的银行卡”。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老年客群的服务需求,该行成立了“老年客群”调查小组,通过近半年的内外调研,走访了上千名老年人,调查了泉州老年客群的金融和非金融需求。民生银行泉州分行党委委员陈辉远介绍说,“老年客群在金融需求上,主要体现在资金的安全性,包括存款的安全和投资理财的安全,在安全性得到保障后追求收益;而非金融需求上,主要体现在对服务的体验和对健康的关注。”


  于是,“九九莲花卡”应运而生,体现了浓郁的泉州特色。在卡面设计上,继莲花商户卡、莲花泉家卡之后,再度沿用“莲花”元素。卡面上,一朵莲花圣洁绽放,周围祥云环绕,与广告宣传语——“好财气 有保庇”不谋而合,代表了民生银行对泉州老年朋友的感恩和祝福。而该卡的功能更是注重体现对老年人的关爱。民生银行泉州分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颜蝴蝶介绍说,使用该卡,除了可以享受开卡免收工本费、年费、小额管理费、账户变动短信通知费、同城跨行ATM取现/转账手续费等全免费之外,老年客户还可享受特色专属服务:


  ●保本优理财:持卡人专享民生银行个人定期存款利率上浮50%;更有专属保本理财,让老年朋友老有所盈,养老更安心。在新门街经营着一家酒水店的黄先生今年60岁,是“九九莲花卡”持卡客户,他说:“民生服务好,利率的最大化可以上浮50%,这个能够打动老年人的心”。同为持卡客户的林先生今年62岁,他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曾买过一只基金,但由于不懂得操作导致亏损;而在民生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工作人员耐心的指导让他心里很是踏实。民生银行泉州分行高级理财顾问陈武胜建议,“九九莲花卡”持卡客户可以适当配置一些资金购买安盈保本型理财,此外,一些兼具理财和保险功能的保险类产品也是老年群体不错的选择。


  ●柜台优先办:持卡者尊享柜台优先办理业务;更有专属28095568闽南语电话客服,疑难问题一打就通。近日,走进民生银行各网点厅堂,细心的市民就会发现,叫号机上醒目地多出了一行温馨提示“尊老敬老优先办”,而且大堂里还配备了随手可取的老花镜。这些贴心的小举措,正是民生银行为“九九莲花卡”而配套的。而且,28095568空中服务闽南语专线、小区金融便利店、小区专业服务团队、贵宾服务微信服务号等立体化工具,提供空中、网上以及上门服务,帮助老年客户解决各种问题。


  ●健康优服务:定期举行养生讲堂、免费中医把脉体检、免费预约医院专家门诊等活动。民生银行泉州分行正积极整合互联网平台,为“九九莲花卡”持卡客户联系包括本地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优质的医疗资源,提供高端医疗服务。持卡客户还可享受民生银行老年专属积分兑换,客户只要有存款、理财或结算,都可以进行积分,享受优惠。此外,还可享受结算全免费、代扣代缴、普陀山礼佛专线等品质服务。持卡的贵宾客户可享受普陀山贵宾服务全程绿色通道、贵宾减免门票、每月特约发团、入住四星酒店、品尝精品素斋等,是一次身心俱佳的礼佛之旅。


  相对其他银行的老年人银行卡,民生“九九莲花卡”除了具有专属的卡面之外,在服务内涵上更包含了财富管理、特色理财、专属通道、专属贵宾回馈等全方位服务,目前在泉州银行同业当中尚属首位。


  鼓励社会力量  建护理型养老机构


  2015年初,泉州市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覆盖城区的老年紧急呼叫信息平台,并逐步向农村推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基本养老服务将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


  养老服务业将列为泉州市服务业重点发展领域。到2020年,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在全覆盖基础上实现提标升档,90%以上乡镇和60%以上的建制村完成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5张以上,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比例达30%以上。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全面建成1所以上护理型养老服务机构。


  泉州市每年将安排一定数量的储备土地用于养老服务项目建设或养老招商项目。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对已建成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给予每个每年不低于2万元的运营补贴;对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给予每个每年不低于5000元的运营补贴。给予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一次性开办补助和床位运营补贴。


  泉州市还将设立护理型养老机构财政奖补资金,重点扶持护理型养老机构。同时,建立贫困家庭养老服务补贴制度。


  “互联网+养老”提供新实践:


  “虚拟养老院”破解居家养老难题


  在“互联网+”时代,养老服务业也有望乘着网络的东风实现跨越发展。我市正积极探索“虚拟养老院”的养老新模式,由政府向家政服务企业购买养老服务项目,为特困失能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老年人只要拨打一个电话,家政人员就会上门提供服务。


  商黎霖介绍说,2014年10月,泉州市成立了泉州市禾康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启动了居家养老信息呼叫服务工作,实施了政府为困难、高龄、失能、独居、失独老年人购买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基础服务和实体服务。基础服务包括:免费为服务对象建立信息档案;免费为老年人配发具有“SOS”一键呼救功能的老年人手机(并包含优惠资费通信套餐200分钟/月),并提供远程定位服务;968962呼叫中心全天24小时即时应答,传递服务需求,应对突发事件;免费对老年人开展定期回访及特定时期短信关爱;实体店健康体检和定期义诊;对政府购买服务对象外的老年人提供低偿居家养老服务等。实体服务包括:为政府购买服务对象(独居、空巢、特困失能老年人)的2618人提供助洁、助餐、助浴、助残、助行、换季等多种上门服务。


  该中心成立一年多来,平台服务热线968962呼入量突破15万次,主动呼出关爱老年人3.2万余次,出动紧急救援45次,11次成功救助陷于危难的老年人。中心还在服务对象较为集中的社区成立了实体服务站11个,为老年人就近提供了紧急救援服务及便民帮扶服务。


  发展养老服务  须整合多方资源


  面对日益庞大的养老服务需求,全国各地也在进行新的探索,以推动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在厦门,除了养老机构纳入医保服务范畴外,还设立了老年人意外保险。2015年6月,“厦门市老年人幸福安康险”推出。厦门本市户籍和外地常住厦门年满60周岁以上老年人均可参保,在保险期限内,参保老年人如发生意外造成伤残的,保险公司将按合同规定给予赔付,最高可获赔10万元。这次推出的老年人意外伤害险保障地域为厦门市行政区域的所有范围,不仅包括公共场所,即使在家发生意外致伤残的,均可获得保险公司经济赔偿,有效减轻老年人因意外伤害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将惠及全市38.5万老年人。


  此外,广州市于2005年启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2007年起在全市全面推广实施,目前“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正逐步成形。截至2014年年底,该市共建有146个居家养老服务部。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无论是养老机构的发展,还是提倡居家养老,或者是尝试“房子倒按揭养老”,均需要整合政府、金融机构、服务业、通讯业、互联网等多方资源。要想真正有效地发展养老服务业,必须依托市场,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才能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而对于市场参与者来说,也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看到养老服务业、“银发经济”巨大的市场前景,深耕细作,布局未来。


  泉州晚报报记者 庄建平/文 张九强/图(除署名外)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