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农保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从55元/月到90元/月,变化的是名称和养老金标准,不变的是居民心里的踏实劲儿———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在广大农村地区,老年人失去劳动能力即意味着失去收入来源,因此,农村养老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山东省莱芜市一直十分重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2009年,莱芜市出台了《莱芜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意见》,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2011年7月,又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这样,莱芜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全覆盖。2012年,市委、市政府将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作为今年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60元,并调整新农保缴费档次与城镇居民缴费档次保持一致,实现了两项制度的合并实施,进一步促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2014年3月,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建立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决定自2014年1月起,建立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每个月政府都给发养老钱,自己手里有钱,花着踏实。”11月20日,说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莱城区口镇东街村村民任绪勤打心眼里满意。
任绪勤今年68岁,以前,任绪勤和老伴儿以种地为生,养活了一儿一女。后来,年纪大了,再加上身体不适,老两口便不再种地,一起去了青岛,一边给女儿照看孩子,一边卖报纸做些小买卖,准备攒些钱养老。2009年,他们还给自己购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2012年,任绪勤年满65周岁,每个月能领取55元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2013年、2014年,我市接连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看着银行存折上的数字不断增多,精打细算的任绪勤心里更是高兴:“买保险的时候才交了1350元,早回来本了。”
去年冬天,任绪勤的老伴儿被查出患上了胃癌。在青岛治疗一段时间后,任绪勤和老伴儿回到莱芜继续治疗。前前后后花了10多万元,任绪勤老伴儿的病没治好,俩人攒的养老钱都花完了。
养老钱花没了,任绪勤心里觉得没底了,而且,她还有心脏病,一年到头药不断,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虽然儿子女儿都很有出息,也都很孝顺,但是,任绪勤很要强,不愿伸手和孩子要钱。
2015年,莱芜市将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90元/月,让任绪勤心里舒了一口气:“啥也不干,一年就拿1000多元,比种地可强多了。”
最让任绪勤满意的是,从今年开始,在家门口就能领上养老金了,“村里就有代办点,拐出家门就能领上养老金,十分方便。”
今年,莱芜市按照“数据向上集中、网络向下延伸、业务专网办理,实现数据共享”的总体要求,成功安装运行了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市、区、乡镇三级网络信息共享,农村居民的参保数据已全部实现了省级集中管理,各级农保经办机构可同步进行征缴、发放、查询、注销、汇总、统计、审核、监督等方面的业务操作。为参保居民提供便捷高效服务,真正落实参保登记、保费缴纳、待遇领取、权益查询“四个不出村”。
据了解,目前,莱芜市约有18万老人像任绪勤一样,领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莱芜市农村养老保险处副主任朱连军说,截至目前,莱芜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9.3%,共有50.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实现了全覆盖。1-10月份,莱芜市共发放居民养老金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