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关心的延迟退休和养老金问题
文/AllenHai2016-01-05 00:00:00 分享      

      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28日在京召开。据媒体12月29日报道,人社部透露,明年将推出养老保险制度总体改革方案,着力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整合,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图片来源:原文


  而在12月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建议,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提前或延迟5年退休。此报告中建议:


  首先,实现养老金制度并轨,将退休年龄归为两类:职工养老保险领取年龄和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年龄。


  其次,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分两步走。


  第一步:2017年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时,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


  第二步: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岁。


  再次,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从2033年开始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完成。


  但据媒体了解,人社部明年还将制定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并留出数年过渡期逐步实施。此前一些机构公布的延退方案与人社部目前研究拟定的方案有明显不同。


  那么,为什么要延迟退休?


  1.老龄化加剧,后续发展乏力


  无疑是当前“延迟退休”的主要原因。


  据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在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成立大会上表示,2050年,中国将步入超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总量超过4亿人,60岁以上人口比重将超过30%,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此前国家开放二胎政策,鼓励生育是解决老龄化措施之一,同时人口发展红利促进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2.近1万亿的空账运行,缺口尤大


  除了人口老龄化之外,养老金缺口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近期,中国社科院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5》透露,截至2014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达到40974亿元,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额为31800亿元。


  也就是说,即使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所有结余资金都用于填补个人账户,也仍然会有接近1万亿的空账。


  另外,全国所有试点省份累计做实个人账户基金5001亿元,有大量个人账户目前仍然是“空账”运行。“空账”是指的现在对应到每个个人账户的钱没有做实,很多账户虽然应该有这么多钱,但实际上是空的。另外,“空账”的形成也有部分原因是当前下一代人的缴费用来给上一代人支付养老金。


  3.养老金“赤字”,收支相抵为负的319亿元


  除了“空账”以外,还有统筹账户收不抵支的“赤字”。


  11月16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的说明》显示, 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0439亿元,比2013年增长12.4%;总支出33681亿元,比2013年增长17.2%;支出增幅高于收入。本年收支结余6758亿元,年末滚存结余51635亿元。


  据和讯等多家媒体报道,此次决算报告中,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项,剔除财政补贴等收入,2014年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为18726亿元;基本养老金支出为 19045亿元,收支相抵为负的319亿元。这表明,职工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多年后出现年度缴费赤字,仅2013年该项收支差额还为正的912亿元。


  4.为“保值”,2016年养老金入市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曾在2015年两会上指出,按照目前的规定,养老保险基金只能够买国债、存银行,好处是保障了基金的安全,但问题是没有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从前几年的情况来看,收益率还低于CPI,实际上是处于一种贬值的状态。


  长期以来,养老保险金处于贬值状态,年中就已传言,养老金即将入市。而近期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近期表示,“人社部正会同财政部制定资金归集和划拨的具体办法,确保养老金投资运营可以在2016年正式启动。”


  “空账”、“赤字”、“贬值”一直在侵蚀着养老金。国家出台延迟退休政策或是针对养老金健康运行的一种政策措施。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