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养老服务行业需准确的市场定位
江南时报2016-04-12 00:00:00 分享      

      南京聚福园小区会所改造引进养老院  业主投票叫停:我们选择居家养老


  它让父母在离家“一碗汤”的距离就可养老,它是家门口的温馨“小家”,它让陪伴和家离养老院不太远……近年来,人们对于“家门口的养老院”寄予了无限美好的期望,甚至在政府和养老专家看来,降低兴办养老院的门槛,建几张床就能办起的“家门口的养老院”,确是一个能衔接居家养老、缓解社会养老难的创新之举,然而,在推行中能如各方所想一样顺理成章吗?近期,南京鼓楼区聚福园西园小区业主就因为不同意在小区内开养老院而与开发商闹得有些不可开交,这也足以成为一个引发各界对于“家门口的养老院”思考的经典案例。


图片来源:原文


  事件: 白发老人拉横幅反对小区兴建养老院


  “坚决反对在居住中心建养老院”“还我清净家园”……近日,在漓江路大型停车场附近拉起的几条横幅令人触目惊心,不仅仅因为横幅上显眼的大红或大黑色字,还因为拉横幅的竟都是些白发老人。


  到底是什么样的事让这些老人如此气恼,以至于不顾身体,长时间站在街上维权?答案更让人觉得意外,老人告诉记者,之所以采取如此过激的形式维权,是因为实在不能忍受开发商要在小区内建养老院。按理说,建家门口的养老院,一直是近年来社会以及政府推行的养老新举措,而对于担忧养老的老年人来说,在自家附近就能享受养老难道不是好事吗?怎么折腾成老年人自己举着横幅,不愿“接纳”养老院呢?


  记者了解得知,拉横幅的几位老人都是鼓楼区聚福园西园小区的业主,事情具体要从今年3月开始说起。今年3月14日,有业主发现,小区内原本作为“会所”的3楼,进驻了施工队,一打听才知道,300多平方米的3楼会所租约到期,新租户是一家养老公司,准备在此开办“养老生活会馆”。没想到这件事一下子在小区内掀起轩然大波。不到20分钟,由于居民意见太大,施工被叫停。


  投票:

  830户业主,仅5户同意建养老院


  听闻会所要改开养老院后,小区业主很快将会所改造施工的消息告知业委会夏主任,夏主任立即通知物管主任柯永岭,不到20分钟,施工就被叫停。


  业主告诉记者,当晚业委会、物管就与打算开办养老院的公司负责人紧急碰头。打算开养老院的公司负责人介绍,养老院建起后,将主要服务小区内的老年人,今后还准备把三层楼都拿下来。由此,会所要变养老院的消息,更加广泛而迅速地在业主中流传开来。


  很快,到3月19日,一张题为“会所要变为养老生活会馆,你同意吗”的《征询意见书》就在小区内传起来。几十位业主志愿者利用休息日挨家挨户敲门,请邻居们在《征询意见书》上表态。业委会成员葛先生告诉记者,小区共有830户,目前已经统计到596户的意见,其中“不同意”的有565户,同意的仅有5户,其余弃权或考虑中。


  小区业主对会所改开养老院有不同意见,并不奇怪,毕竟事情都有两面性,值得商榷,然而《征询意见书》中显示的5票对565票的巨大悬殊,还是令人感到意外。


  居民方:

  占用小区公共场所,会干扰生活


  业主居然宁愿选择小区内开会所,也不肯选择建养老院,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符合常理。记者采访聚福园社区李书记后才得知,这个“会所”,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会所,而是个公益性质的“活动室”。李书记告诉记者,当年开发商建小区时,特地留了这么一幢1700多平方米的三层小楼,常年作为活动室对小区内居民开放,很多居民在此进行羽毛球、乒乓球等健身活动,活动室人气很高,可以称得上是小区公共健身房。


  之所以不同意小楼改建养老院,除了对原来活动室的青睐外,恐怕更多的是,居民认为并不需要小区内的养老院,甚至对此有忌讳。


  有居民在采访中直言,养老院开在小区里不干净,且忌讳养老院的药水味,还担心今后小区常常会因此进出救护车。除此之外,大多数业主还认为,养老院虽说主要服务小区内的老年人,但今后难免会对外经营,如此一来,养老院不仅占用小区公共场所,还会干扰到业主生活,这样小区业主无形中就会为别人埋单。


  谈及居民拒绝小区内建养老院的根本原因,聚福园社区李书记说的一句话很能总结问题。他说,业主不是拒绝家门口的养老院,而是拒绝开在家门前的养老院,如果养老院开在小区附近,哪怕是邻近,哪怕有一墙、一门之隔,业主都不会如此反对,但如果养老院开在小区内部,业主就会认为私人领地被侵占了、私人生活被打扰了。


  建设方:

  办养老院完善小区功能提升小区品质


  采访中,聚福园社区李书记不止一次地提到,聚福园小区环境优美,生活设施齐全,业主不愿被外界打扰也是人之常情。李书记告诉记者,该小区不仅有游泳池、网球场,甚至还有孩子玩耍的海盗船,非常宜居,因此,担心自己小区的公共资源被分享,甚至被侵占,被打扰,也属正常。


  李书记还提到,该小区不仅环境好,业主素质、层次也高,即便是老人,也有很多是退休的公务员、教师等,高知群体很多,所以公共事务上很有自己的想法,也很有维权意识,从这件事的发展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小区的老年人也多,不过他们有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例如在小区内游泳、打球,真的生活不能自理就请居家保姆照顾,小区环境这么好,自己家里住得又舒服,当然不需要去小区内的养老院。”李书记的一番话,道出了小区拒绝养老院的根本原因:居民没有这样的需求,因此不欢迎。


  业主们如此坚决地反对在小区内建养老院,让养老院建设方负责人很不理解。在负责人看来,社会的老龄化现状,需要加快养老服务发展,家门口“一碗汤”距离的养老院对老人来说更加方便有利,但这里的业主一听养老就皱眉,还有业主直接问:“120会经常来吗?”负责人不解:“120就那么可怕吗?”据她了解,聚福园内居住着400多位老人,在此办养老院,是一个完善小区功能,提升小区品质的好事。


  然而负责人的这一份好意,显然没有得到业主们的理解。记者近日从聚福园社区得到的最新消息是,由于业主们强烈反对,养老院建设施工已暂停,开养老院一事多半是没有下文了。


  思考:

  养老院选址难凸显规划重要性


  对于家门口的养老院,养老专家的观点是,如果想做养老服务行业,那最重要的就是准确的市场定位,精准的市场调查。居民的欢迎程度,实际上也是影响养老院后期入住、管理运营的主要因素。这些不该在建成后去规划,而是在建设之前就应该去做的市场调查。


  针对业主对养老院环境的担忧和忌讳,专家认为,还需要更多政策支持。小型的、专业的、社区的、网络化的、布点多的是最方便的,国家对这种养老院的医疗、卫生等管控应更严格,才不会造成家门口的养老院有病菌等不好印象。


  当民生基础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可能我们并不是不需要家门口的养老院,而是不想要不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养老院。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