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许多人为了不拖累儿女,会选择到敬老院中安度晚年。但这种情况已在冯家峪镇画上句号,如今,该镇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4种养老模式:敬老院、幸福万年驿站、居家式养老、邻里互助式养老。多角度、全方位的养老体验,让冯家峪镇老年人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冯家峪镇地处密云北部深山区,户籍人口总数8892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1990人,占总人口数的22.2%。如今,大部分年轻人都去了城里就业,而许多老年人放不下乡愁,选择留在了故乡。这些缺少儿女照顾的老年人,成了镇党委政府牵挂的头等大事,为了让全镇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该镇推出4种养老模式,让老年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大爷,吃饭了吗?”5月11日一大早,三岔口村的刘桂芹就敲开了本村郑伯然老人家的大门,在听到郑大爷还没吃饭后,迅速进了厨房,给郑大爷做了一顿美味的早餐。如今,这样的“邻里互助”养老模式已在三岔口村全面铺开,107名分散居住的老年人不同程度地享受到家庭互助养老照料服务。这些给老年人服务的也都不是些“普通人”,村里找来8名有劳动能力,且热心为老服务的村民,让他们经过培训,取得家政护理服务资格证之后才能上岗。现在,这支“邻里互助养老服务队”的成员,负责为自己服务半径内的老人提供爱心巡护、代买代缴、应急助餐、寻医送药、日间巡视等服务,这一做法有效解决了老年人平时无人照顾的问题。
同样在三岔口村,幸福晚年驿站也成了村里老年人的好去处。驿站内,健身活动室、棋牌室、图书阅览室一应俱全,村里还安排专人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老、医疗保障、人文关怀等14项居家养老服务。目前,番字牌、三岔口、下营3个村均已建成幸福晚年驿站,建设总面积达到800余平方米。
对于不想离开故居且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可以选择镇里为他们提供的“居家式养老”模式。保峪岭村的赵庆祝选择这种养老模式后,镇里为他重新翻修了房屋。翻修后,屋内窗明几净,已有3名本村老人选择到赵庆祝家养老。不仅如此,村委会还为这些老人配备了一名服务人员从事日常照料,包括洗衣、做饭、代买等多项服务内容。
2012年,冯家峪镇对该镇敬老院实施改扩建工程,如今,有线电视、电话、网络通讯系统、紧急救助系统、太阳能洗浴等硬件设施,在这里一应俱全。
除此之外,冯家峪镇还推出一系列措施,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由政府出资,帮助全镇60岁以上老人缴纳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重大节日,看望和慰问老年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在人口较多的村落,建立幸福养老大课堂,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