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乐当“绿色义工”
皖江在线2015-07-08 00:00:00 分享      

  7月5 日清晨,伴着清脆的鸟叫声,花果山公园半山腰的一条绕山小径旁,70岁的祝正清坐在小凳子上,一只手抓着自带的除草工具,一只手不停地在拔杂草。


  和绿树成荫、小桥流水、热闹广场一样,眼前的一幕,也成了花果山公园的一景。


  从去年3 月份开始,一到草木茂盛的季节,祝正清就会带上老虎钳、螺丝刀,上山来义务拔杂草。


  不论刮风下雨,只要路两旁的草木影响行人了,祝正清都会拔“草”相助,上山晨练的人们给他取了一个外号——“拔草爷爷”!


  这不,有了“拔草爷爷”的拔“草”相助,花果山公园里的林荫小道两旁总是清清爽爽,让晨练、登山的人们好走、好玩,还有了好心情。



  风景:花果山公园有位“拔草爷爷”


  和其他山体公园一样,花果山公园绿树成荫,林间小道隐现其中。每天到此登山、游玩、锻炼的市民至少上千。祝正清也是其中之一。


  家住汽修新村的祝正清,从去年3 月份开始,每天都来公园锻炼,一待就是四五个小时。有一次,祝正清在半山腰的绕山小径上快走,一不小心,被路边长出来的带刺的蔷薇藤刮了一下,腿上留了一道血印子。一看,小径两旁的杂草长得十分茂密,遮盖了路面。


  “遮挡视线、还存在安全隐患。”第二天,祝正清就带着老虎钳、螺丝刀上山来除草,先是大的藤枝,然后是路两旁的杂草。累了,就在自带的小板凳上休息一会儿,这一拔,就是两个夏天。


  点赞:“这条路,多亏老人拔‘草’相助”


  “‘拔草爷爷’早上好啊”、“老师傅,辛苦你了”、“太阳出来了,您还是休息一下吧,明日再拔”……熟悉后,上山锻炼的人们遇上“拔草爷爷”都会打招呼,有关心的、有点赞的,还有提建议的。


  祝正清说,不久前,一位年轻的姑娘建议他,将漂亮的花藤和韭菜形状的草留下,这样路边也会更美。“我听取了姑娘的建议,还仔细学习了一番,搞清了哪些花草更适合路边生长。”指着刚刚清理过的路边,祝正清告诉记者,那些留下来的就是姑娘说的好看的花草。


  “这条路,多亏老人拔‘草’相助!”每天都来山上锻炼的张抒美说,一开始,路两旁的草都长“疯”了,有了“拔草”爷爷的奉献后,杂草“占领”道路的情况再也没出现。张抒美称赞“拔草爷爷”是乐于奉献的好人,风吹日晒的除草不说,还经常到林子里捡垃圾,特别爱护公园。


  老人:“拔草,手指灵活了,道路干净了”


  从马鞍山三线厂退休后,祝正清的身体一直不好,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后来坚持锻炼,身体越来越好。花果山公园建好后,他每天都要来山上锻炼,一运动就是四五个小时,早已将花果山公园当成了另一个家园,“政府花钱为老百姓建了这座公园,办了一件大好事,我们将它当做自己的家园,理所当然地要爱护。”


  两个夏天下来,祝正清记得,花果山半山腰的绕山小径,他已经绕着除了四圈半的草了。


  “拔草,手指灵活了,道路也干净了,多好的事!”酷爱运动的祝正清将拔草当作了另一项锻炼项目,既锻炼了身体,也美化了环境,一举两得。(文图/记者 刘小庆 通讯员 夏小芳)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