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答民生今年养老金为何只上调6.5%
北京青年报2016-03-10 00:00:00 分享      

      近日,全国政协举行“惠及民生共享发展”记者会,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胡晓义、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教育部原副部长李卫红、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范小建5位委员就挂号难、养老金调整、择校热等百姓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今年预算报告提出养老金将上涨6.5%左右,虽然实现了十二连增,却是自2005年以来养老金第一次涨幅低于10%,委员胡晓义表示,2015年财政预算收入增长同比降低、养老基金本身的承受能力等五项因素,确定了今年养老金待遇调整水平。


胡晓义(图片来源:原文)


  养老金上调6.5%依据从何而来


  根据《关于201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16年1月1日起,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上调6.5%,企业职工养老金迎来了“十二连调”,但上涨幅度较前几年10%的水平有所下降。


  全国政协委员胡晓义在记者会上表示,今年确定养老金调整水平,主要考虑五个因素,“第一,经济发展水平去年是6.9%。第二,财政的支付能力比以前年度增幅要低。第三,物价水平,去年城镇居民物价水平是1.4%,应该是比较温和的。第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第五,社保基金就是养老基金本身的承受能力。”


  “近几年虽然养老基金总的收入额还大于支出额,但是已经出现了收入增幅低于支付增幅的现象,企业还在强烈地呼吁要降低税费。”胡晓义说,所有这些方面的因素集合起来做一个调整待遇的方案,取6.5%左右还是恰当的。


  胡晓义还强调,不是说每个人的养老金都增长6.5%,预算报告中强调,要对企业职工特别是待遇偏低的和艰苦边远的企业退休人员要适当倾斜,这就既体现了公平,也体现了差异。此外,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养老金“十二连调”的对象,不只涵盖企业退休人员,还包括了机关事业人员。


  至于养老金今后上涨的幅度怎么定,胡晓义表示,最好年年都加,这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应该作出的努力目标之一。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