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下午,山东省烟台市召开全市老龄事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烟台市老龄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今后全市老龄事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当前老龄产业发展情况。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截止到2015年底,烟台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3.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约23.5%。预计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突破180万人,占比将达到27%。烟台市人口老龄化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将呈现出老年人口增长快、规模大,高龄、失能老人增长快,农村老龄问题突出,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加速,未富先老矛盾凸显等特点。烟台市老年人口数量多,在全省排第四位,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全市15个县市区,除莱山区、开发区、栖霞的比重为19%外,其他县市区老龄化程度都超过了20%。今后,老年人的经济供给、生活照护、精神慰藉等需求增加,社会养老保障、医疗卫生保障和照护服务等方面的任务会更加繁重。
截至2016年上半年,烟台全市养老机构总数达到251处(其中,医养结合养老机构7处),床位总数5.23万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到35.3张(其中护理型床位占15%),在建、筹建养老机构35处,设计床位3万余张,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总数达到994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入网老年人突破20万人,建立了35亿元养老产业引导基金,为养老服务业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烟台市不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连续六年开展全市老年文化艺术活动,共有837个节目(作品)、9200多人参加比赛和演出。190个节目(作品)在全国、全省比赛中获奖。全市各类老年大学、学校达38所。建立了老年人才信息数据库、老年人才需求企业数据库,搭建起了“老年人才交流平台”;涌现了一大批在文化教育、维权维稳、移风易俗、关心下一代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老有所为的典型,先后有104人荣获省、市模范老人称号。
到“十三五”末,烟台市将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9064+4”格局,即90%老年人居家养老、6%老年人社区养老、4%老年人机构养老,以及以医为重、以养为重、医养并重、社区网络4种医养结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