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升级帮助老人“找乐子”
芜湖新闻网—芜湖日报2016-08-19 00:00:00 分享      
      弋江桥街道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已正式运营了两年半,完善的设备、舒适的环境,让越来越多的老人感受到“老有所乐”。而同步配套建设的综合文化站更是锦上添花,随着文化站功能的不断丰富,弋江区老年大学第一分校也在此顺势而建,更让老年人“老有所学”。

      搭建“老有所学”平台

      在李巷社区,居民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弋江桥街道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在这里,行动不便的老人有护理人员陪着散步,日托老人能吃上营养可口的午餐,还有人陪着过生日,好多老人来这边下棋聊天、吹拉弹唱,人多热闹,一点也不孤单!”记者来到该中心,只见几位老先生在一张张铺满纸的桌子上挥毫泼墨,旁边数位老者围观一盘棋局,激战正酣……

      在中心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楼上的老年大学第一分校,作为文化站“升级版”,这里的风景更加精彩。数十名主持人表演班的学员正在彩排一首诗朗诵,“我经常来,一来就舍不得走。”退休后的周阿姨是这里的常客,她笑称,自己既是服务中心里的日托老人,又是一名银发学生,这里浓浓的爱老、助老气氛深深吸引了她。在书法课教室,一名老者正在黑板上写板书,台下的银发学生们认真记录,专注听讲的态度令人印象深刻。

      据中心负责人汪阿姨介绍,为不断整合规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的综合文化站功能,使其集文化站、居家养老、智能化养老服务、残疾人康复中心为一体的创新型管理模式得以充分利用,弋江区老年大学第一分校应运而生,旨在规范“老有所学”课程需求,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娱乐活动,通过示范校创建,不断改善基层老年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让老年朋友们真正“老有所学”。

      老年人精神生活愈加丰富

      在综合服务中心漫步,老年人的艺术作品随处可见。办公室案头前的自制塑料花、裱装成册的书法作品……这些生动的作品背后,是老年人精神生活愈加丰富的真实写照。

      “过去,很多老人只知道中心里有健康中心、棋牌室、康复培训中心,但自从有了老年大学第一分校,老年人便有了新平台,娱乐爱好也变得不再单一。”在这座单体三层的建筑里,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内设的所有服务场所,都是资源共享、空间共享的,老年朋友们既能在这些场所自学彩排,也能听课学习,真正将老年教育平台延伸到基层、到群众。

      现如今,老年大学第一分校已成功组建起尚德艺术团和残疾人艺术团两个专业表演团体,数次送节目进社区、进敬老院,多个节目还被推送上了市电视台春节晚会。说起这,不少学员们感慨道,没有文化站、没有老年大学,中心里的文娱活动只能算是自己“找乐子”,如今通过规范化学习,老人们的热情逐步高涨。

      “在这个文化大家园里,不仅有常年在此的残疾老人、三无老人、高龄老人,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新成员,中心辐射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开班19个,学员590余名。”中心负责人表示。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