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东营模式”让老人身心俱乐
大众日报2016-09-30 00:00:00 分享      
      近日,东营老年乐园被列为省民政厅、省财政厅支持的居家养老服务示范项目,是东营市唯一一家入列单位。该项目是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主要针对基层社区的贫困、高龄、留守老人,由专业医护人员、护理员每月定期上门,为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心理、生活等服务。

      从去年12月份以来,30多名医护人员、护理员分组走进明月社区,上门为贫困、高龄、空巢老人提供免费医疗、护理、康复、心理、营养、生活、文体、后勤等一系列服务,每个月服务时长累计20小时。目前,东营市中心城区已有100多位老人享受到了由该项目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除此之外,该项目还组织了园博园、植物园观光游,老年人健康讲座等公益活动。

      东营是一座典型的老龄化城市,截至2015年年底,东营现有的老年人口数量已经突破37.92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9.9%,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46.6万。近年来,东营市一直致力于探索政府为城乡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并将此纳入民生实事之一,为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老年人购买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服务。

      东营老年乐园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能够获得省级扶持,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服务人员全部持有中、高级养老护理员证书,部分持有医师、护士资格证书,这样老年人在享受优质的居家养老服务的同时还更有利于实现“医养结合”。

      统计数据显示,在东营市几乎每5个人就有一位老年人,而79%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有一种慢性病,发展医养结合是大势所趋。健康需求已成为养老产业要满足老年人首要需求。为此,东营市自2004年便开始发展“医养结合”,在健康管理、智能养老、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等方面探索适合本土老年人的“东营模式”。

      2014年,东营正式启动实施城镇职工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简单来说,这一制度分为老年护理、家庭病床和医疗专护三种类型,符合条件的老人可申请在养老机构、居家或在医院接受医疗护理,报销比例高于基本医疗保险,可以大大减轻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家庭负担。例如,东营老年乐园是这一制度在“老年护理”方面的试点,符合条件的老人被纳入这一制度后,报销比例可高达95%,每个月一两千元的医药费只需自付几十元。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市确定的定点护理服务机构已有5家,其中养老机构1家,医疗机构4家,共接收符合条件的参保患者125人次,支付费用170万元。

      从居家养老到“医养结合”,老年人基本物质、医疗等需求正在普遍得到满足,精神文化层次的“文化养老”便渐渐成为一种强烈的现实需求。随着东营文化产业和老龄事业的发展,有趣味、有品质、有尊严的养老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重视。

      记者采访发现,多数老人至少有一项文化爱好,譬如读报、下棋、跳广场舞、养花、书法。这些爱好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让赋闲在家的生活更有意思、更有意义。这种文化养老的方式,已经成为一种现实需求。

      在东营,“文化养老”以政府推进、社区搭台、个人参与的方式渐渐普及。东城街道、胜利油田、河口区、垦利区、广饶县等都开始出现由政府主导建立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养老中心,其中设有老年棋牌室、乒乓球室、报刊室、活动中心,方便老年人在家门口参与文化养老活动。数据显示,仅“十二五”期间,单是提供老年文化休闲服务的日间照料中心全市便新增60处,各类涉老产业是5年前的五倍。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