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奉老人为之圆梦,使人见贤思齐
今年9月,上海市奉贤区民政局、老龄办启动“孝行天下,圆梦贤城”主题,号召全区子女为父母圆梦、企事业单位为社区老人圆梦。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你想叶落归根,我借款为你买房;你想晚年创业,我辞职为你助力;你爱唱歌跳舞,我为你组建歌舞队……当很多父母为了子女的住房梦、创业梦而出钱出力时,也有一部分子女为满足父母的梦想而殚精竭虑、孜孜以求。
“就算借钱,也要为爸妈买房”
2002年,家住奉贤区临海村的村民冯益千遇上了动拆迁。由于家庭贫困,房屋建筑面积小,拿到的动迁款仅够支持老冯的两个儿子各买一套面积不大的住房。儿子儿媳曾商议过,不如大家凑钱再给父母买一套房,好让父母住得舒舒服服,但老冯说,两个小家庭为买房、装修已背上了债,再要求他们为我们买房负担太大,于心不忍,不如将就一下,辗转居住。
之后几年,老冯夫妇俩在两个儿子处轮流居住。但大儿子处房屋虽大,还有两个孙辈同住,住房反显紧张;小儿子家虽处南桥镇中心,二老却因没有熟悉的人可以说说话而感觉孤独。时间一长,老人怀念起了老邻居,时不时就要去老邻居们聚集居住的老宅根据地——柘林镇目华小区走一走。
小儿子冯卫平深深理解父母的心情,他与哥哥商量,是否共同出资为父母在目华小区买一套房。但大儿子的两个孩子都要结婚,实在是负担不起。冯卫平并未退缩,他说,冲着父母曾经体谅我们小辈说的一番话,我也一定要让他们叶落归根。在自己还背着房贷的情况,冯卫平与妻子四处借钱,在目华小区为老人选定了一套温馨居所。如今,二老每天与老友们相聚,逢人就骄傲地说:“儿子圆了我们的住房梦!”
“他不忘初心,我辞职相陪”
53岁那年,患有关节炎、高血脂、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的万正余经人介绍,学到了一套自我健康的管理办法,坚持一年多后身体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于是他决定从受益者转为推广者,以帮助更多和他一样受困于慢性病的同龄人。说干就干,年过半百的万正余决定走上创业路 ,从建立社区健康服务站入手,推广自我健康管理办法。但从未接触过这一领域的他打拼了一年多,不仅丝毫不见起色,反而还亏了很多养老钱。就在这时,他的女儿万翠青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辞掉自己在奉贤区中心医院妇产科医生的工作,全心全意助父亲实现创业梦。
“健康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打造好这支队伍,才有可能成功。但我父亲对此毫无经验,而全家也只有我具备这方面的优势。”万翠青回忆说,感受到父亲屡受挫折仍然始终不变的信念,就“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帮他一把”。于是,万正余专心抓经营和财务,万翠青主管人才培养和专业管理,“一开始,父亲一直说,如果有100个人受益就心满意足了,而现在受益者已近万名。能够在父母实现梦想的路上陪他们一程,我觉得这是为人子女最大的骄傲,今后我还将陪着老爸继续走下去。”万翠青说。
“子女有心,梦想就能成真”
今年6月初,奉贤区开展“圆梦行动在贤城”主题活动,号召当地的党组织、党员干部和社会爱心人士以“圆梦人”的身份认领百姓的小小梦想 ,反响颇佳。9月,奉贤区民政局、老龄办发出号召,呼吁子女、企事业单位加入圆梦行列,为父母、社区老人圆梦。
其实,很多老年人的梦想都很小,有的想与家人一起外出旅游、有的想跟小辈拍一张全家福、有的想学会摄影好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但有时候他们的梦想又很难实现,有的子女往往会以“没时间”、“太困难”、“有何必要”等种种理由推托搪塞过去。奉贤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就目前老人所提交的梦想来看,精神追求远大于物质追求,动员子女为父母圆梦,就是督促子女能更加重视对老人的精神赡养,真正读懂老人的所思所想。而很多老人的梦想,其实“只要子女有心,就能实现”。
据悉,该圆梦活动将持续进行到10月底,除了子女为父母圆梦外,还有12家企业、社会组织、政府部门认领了为老圆梦行动公益项目,预计有45000名老年人从这些项目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