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临终关怀”值得我们借鉴
中国老年报2016-03-15 00:00:00 分享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任何人而言,老有所养都是心中不变的渴望。而对于病人而言,如何度过晚年更是值得我们思考。在这一方面,新加坡“临终关怀”无疑值得我们借鉴。事实上,新加坡的临终关怀并不是什么多么怪的事物,只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


图片来源:生物谷


  但这种“临终关怀”,却能够提高病人的临终生活质量。不可否认,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工作生活节奏随之加快,往往会对生活质量提高津津乐道,但却忽视了临终生活质量,也逐渐忽略了对于家人的关爱。从“临终关怀”的宗旨来看,其就是为现代医学治疗无望的病人解除身心痛苦、维护人的尊严、提高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使其平静安宁地走完人生最后的历程。


  这种“临终关怀”,还可以发挥心理效应。在“临终关怀”中,由医生、护士、心理师、社工和义工等多方人员组成的团队通常提供特殊的缓和医疗服务,也包括对临终者家属提供身心慰藉和支持。这种精神上的、社会上的志愿甚至还延伸到了家人,许多人在参与日间活动之后病情有所改进,原本医生预测他们只有一年的寿命,结果三年四年之后还在这里活动,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新加坡的“临终关怀”,还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资料显示,在“临终关怀”方面新加坡目前有三种服务,一种是上门访问的家居式护理,第二是为可以来到护理中心的病人提供日间护理,第三种是让病人留住看护的服务。而不管是哪一种服务,其目的也都在于尽全力把病人遭受的痛楚和折磨减到最低点。可想而知,这在减轻痛楚和折磨的同时,也当然能够让病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我们不否认,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随之而来也产生了很多社会性问题,其中老人临终关怀问题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事实上,就如媒体所言,在医学界加速发展医疗科技,挽救更多生命的同时,如何让末期患者和家人做好面对死亡的心理准备,确保患者在生命最后一程“走得好”,而非盲目寻求治疗造成更大痛楚,也的确应是中国需要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从这个层面来说,新加坡“临终关怀”就是一个借鉴。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