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海根离休以后,被聘为松江区关心下一代老干部宣讲团成员,尽管年岁已高,可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关心着松江的发展,关心着松江青少年的成长,关心着下一代的各项事业和工作,坚持老有所为,坚持为社会多做贡献。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潘海根老人被誉为上海的“小兵张嘎”。他自幼父母双亡,11岁就参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年仅10多岁的潘海根就经历大小战事四五十次,还曾放羊送过“鸡毛信”,代表部队只身赴敌营,后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在山东莱芜战斗中负伤,至今右胳膊肘关节只能伸直不能弯曲。正是有着这么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阅历,让潘海根在关心下一代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了近20年。作为关心下一代老干部宣讲团的成员之一,他每一次宣教活动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前根据宣讲活动的主题查阅资料、撰写演讲稿,将自己在战争年代惊心动魄的经历生动地讲给孩子们听,有时候为孩子们讲铁道游击队的故事,有时候则为孩子们讲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为了让宣讲更加生动,潘海根在宣讲时还会进行模仿表演,时而模仿日本人的奸诈狡猾,时而模仿解放军战士的机智勇猛,学得惟妙惟肖,讲得引人入胜,让孩子们颇为震惊,甚至有些孩子听完了故事还觉得不够,“缠”着潘海根老爷爷继续讲。这些年潘海根不辞辛劳地参与各地大大小小的宣讲、交流活动,从小学到大学,从社区到企事业单位,数之不清,听过潘爷爷故事的一代又一代的松江青少年们茁壮成长着,他们有些或已成家立业,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潘海根亲力亲为在行动上为孩子们做表率,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有次潘海根老人到居委会给小朋友们作讲座,穿着一件有些过时、洗得发黄的白衬衫,有孩子问潘爷爷:“衣服都这么旧了,为什么不扔掉?”潘爷爷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说:“衣服没有坏没有破就不要随便扔掉。回想爷爷孩童时代有一件完好的衣服穿就是一件天大的开心事,穿的都是破破烂烂、打满补丁的衣服,现在就算条件好了也不能铺张浪费,钱要省着用,要用在有需要的地方,或是拿来帮助有需要的人,不能随便浪费。”他的言传身教,让孩子们受益匪浅。
有人曾这么跟潘海根老人说:“您年纪这么大,又是老干部,不愁吃不愁穿,为啥不在家里图个清闲自在?”潘海根总是笑着说:“我虽然年龄大了,但是还能尽自己的力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对社会也是一种贡献。和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每当看到他们一张张甜美的笑脸时,我的心也年轻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