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的“出行粗心病”靠什么来治?
中国江西网
2016-11-24 00:00:00
分享
原标题:旅客的“出行粗心病”靠什么来治?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11月21日,记者从上海铁路局获悉,日前一名乘客在乘车时因为中途抽烟错过列车,不慎将3个包裹共51万元现金遗失在列车上。直到列车到终点站时,上海铁路局合肥客运段的列车员检查车厢时发现包裹,随后辗转联系上失主后,将包裹完璧归赵。(11月24日《江淮晨报》)幸亏最终完璧归赵,那位乘客找回了坐高铁“溜”走的51万现金,即便如此,这件事情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思考。 “出行粗心病”靠什么来治?一方面需要旅客提高警惕性和保护意识,别一方面,“粗心”春运病也要靠铁路贴心服务来治。
首先,这位乘客是下车抽烟,忘记了发车时间,结果导致51万元现金在列车上“独自旅行”的,这就暴露出一个问题,火车上是禁止抽烟的,这位乘客应该早就知道这些规定,因此有着一定的心理准备。另外,即便控制不住自己的烟瘾,需要抽烟,也完全可以到火车上的吸烟区进行解决,何必下车抽烟,虽然车厢内禁止抽烟,但是为了照顾到一些烟民的需要很多火车上都设置有吸烟区,这是一种人性关怀,乘客如果有吸烟的需要,完全可以到吸烟区进行抽烟,因此,乘客下车抽烟实在是多此一举。
还有,中途下车的乘客一定要牢记发车时间,抓紧时间,不能麻痹大意,就像这位乘客一样,只顾着抽烟,结果错过了列车发车时间,导致了事情的发生。尤其是在眼下春运即将来临的时刻,出行的人流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每位乘客时刻保持时间观念,在出行中,即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文明出行,也要注重安全,出行看护好自己的物品,不仅可以避免物品遗失,也可以减轻铁路工作人员的很多工作麻烦。
其次,这起事件也展现出公众的文明素养。51万元现金不是一个小数目,可是这三个鼓囊囊的包裹却没有被顺手牵羊,而是在乘客下车后,孤零零地放在原地,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触碰,不贪占,这是和谐社会和人心向善的体现,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公众自身素质提升值得肯定并令人欣慰。
再者,乘客物品失而复得并非巧合,与铁路人员的高度负责精神有着密切关系,体现出铁路运输的安全,铁路工作人员的负责。首先,发现包裹后,两名铁路工作人员没有急于打开检查,而是在确认无人认领的情况下,打开记录仪,在相互监督下打开行李包进行检查,这种行为不仅展现出一种职业素养,也杜绝了私藏物品的行为的发生,可谓公开、透明,正是有了这样的职业素养,有了这样的负责精神,乘客的物品才可能失而复得,这段插曲才能演绎出完美的结局。当然,乘坐火车特别是眼下春运即将来临,乘客切勿因粗心错失班车、遗失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