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小屋对我很有帮助,使我懂得了不少防治糖尿病的知识,现在血糖控制得不错。”今年71岁的陈阿姨是糖尿病患者,日前她和数十名“糖友”(糖尿病病友的昵称)一起参加浦东新区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小屋”的活动,听医生讲解糖尿病患者的药物使用及运动饮食知识
,互相交流防治糖尿病的经验,还提出一些问题请医生解惑释疑
。“这里不像医院,倒更像病友们的俱乐部。”陈阿姨说,医院专门开辟了一间“糖友之屋”,医生讲课、糖友相聚座谈都在这里。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上海市浦东新区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建立“糖尿病小屋”,积极探索基层糖尿病防治办法,为社区老人带来福音——“糖尿病小屋”,居民身边的“健康卫士”。
2014年,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健康辅导站正式成立。三年来,招募了50多位患者志愿者参加活动。每逢周五上午,“糖友”相聚“小屋”,听健康讲座,交流自我管理健康信息。许多患者参加“糖友之屋”后增加了治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结合“医患联系卡、百姓健康梦”党建特色志愿服务活动,推出了“关爱糖友”的志愿者活动,专门建立了“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每位党员全科医生选择10位糖尿病患者作为服务对象,经常上门为患者提供服务。
“南瓜不能多吃,因为南瓜含有的淀粉也会转化成糖”“早餐多吃米粥会升高血糖”“饮食要粗细搭配讲营养,米面、玉米等粗粮与鱼肉、鸡蛋、牛奶、蔬菜水果等都要吃一点”……如今,不少“糖友”谈起自我管理头头是道,俨然是“半个大夫”了。陈阿姨说,自己患糖尿病已有11年,但对糖尿病防治知识一窍不通,最可笑的是自己过去喜欢喝可乐、雪碧等含糖饮料,参加“糖尿病小屋”后活动才懂得了如何通过合理饮食来控制血糖。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范恩芳说,为了扩大“糖尿病小屋”的影响,医生护士动了不少脑筋,“糖友”来听课时,积极提问的有小奖品;编印了《糖尿病足早期发现预防知识》手册发给患者,还举办针对糖尿病人的烹饪比赛。农村老年患者对餐前餐中餐后服用的三种药经常搞错
,于是她们专门设计了一个“糖尿病人专用药盒”,这个用不同颜色和文字标注、有点像针线盒的专用药盒设计,还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一项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据悉,目前已有1000余名糖尿病患者在泥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小屋”通过各种方式接受定期随访和全程跟踪管理。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个体化的健康指导。此外,“小屋”还聘请了市六院糖尿病治疗专家培训社区医生,全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糖尿病综合防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