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消费“补短板”持续加码养老服务市场再成亮点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从下一步看,居民消费的特点已经从模仿型排浪式的基本消费逐步转变为个性化、多样化的高品质消费。随着我国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所需的政策、物质和技术等条件逐步具备,以及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我国有望迎来消费大潮,依靠消费助力我国经济发展。”11月29日,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司长丛亮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等部门就关于进一步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共同举办的发布会上说。
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
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长率是10.3%,达到两位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是明显增强的。前三季度消费的贡献率达到了71%,同比提高了13.3个百分点。
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副巡视员赵立东表示,我国已经进入消费率由降转升,需求结构发生趋势性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断提高的关键时期。传统消费将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发展,消费潜力巨大。
一是高品质商品消费潜力巨大。商品消费正经历从有到好的转型,居民对消费品质提出更高要求,更加安全实用,更为舒适美观,更有品位格调的产品市场潜力巨大。比如今年前10个月,我国汽车市场SUV销量同比增长45.6%,成为支撑汽车消费的重要力量。
二是高品质服务消费潜力巨大。旅游、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需求迅速增长,比如足球、篮球等高水平体育赛事在有的地方一票难求。初步测算,航空运动、水上运动、山地户外等消费市场规模到2020年将达到9000亿元左右。
三是农村消费升级潜力巨大,目前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达到2.4倍,差距就是潜力。近年来,在农村宽带和城乡双向流通网络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民收入增长持续快于城镇居民的带动下,农村消费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前10个月,农村消费增长(爱基,净值,资讯)10.9%,超过城镇0.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赵立东表示,当前消费增长面临着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即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究其原因是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体系不完善、市场软硬环境不规范等,影响社会资本增加消费有效供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消费供给调整升级滞后于需求变化。
11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发布。《意见》提出了三个方面10大领域35项进一步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着力推进幸福产业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大力促进传统实物消费扩大升级;持续优化消费市场环境。
丛亮表示,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这些领域的消费需求快速增加,而且现在来看,挖掘的潜力非常大。未来要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特别是新兴服务(爱基,净值,资讯)消费的政策措施,着力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
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达到了2.22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是16.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养老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如何促进养老消费呢?
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副司长郝福庆表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让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到养老服务这片广阔的蓝海,丰富产品、提升质量、扩大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把养老消费市场做大、做强、做精、做好。
做大,就是进一步清除市场障碍,降低准入门槛,破除“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不管是企业个人、营利非营利、内资外资都能进得来、留得下、能发展。
做强,主要是针对目前养老服务市场主体小而分散的问题,引导跨行业、跨区域的整合兼并,支持服务机构向着规模化、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优质服务,形成一批面向居家社区、服务大众的大型的企业集团。
做精,是指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实现养老服务供需双方有效对接,提供个性化、精细化、便利化的服务,能够定点到位,精确到人。比如为居家社区机构的老年人提供一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等方面的服务,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失能、失智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方面的服务等,解除老年人家庭的后顾之忧。
做好,是指政府在放管服方面提供有效的保障。一方面政府不能越位,市场能做好的,放手让市场去做。另一方面也不缺位,要保障基本,兜住底线,加强监管,优化环境。
今年10月,民政部、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整合改造闲置社会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通知》,促进居民养老服务消费升级;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解决目前城市特别是像北京等大城市的一些老城区以及新建成的居住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匮乏的问题。
民政部福利司副司长孟志强表示,未来要加强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按照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要求,结合老年人口的规模、养老服务的需求,合理确定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规划,有效减少养老服务供需错位的矛盾。要和各级地方政府一起协调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资源。同时,还要优化审批程序,在闲置的社会资源转换成养老服务设施审批过程当中尽量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
“我们准备联合开展城乡现有的社会资源的调查整合和改造工作,将城镇中废弃的厂房、医院、事业单位改制以后腾出的办公用房,乡镇区划调整之后多余的办公楼,以及在转型当中一些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其他具有教育培训或者疗养休养功能的各类机构,进行一次摸底,通过调查、改造、整合,把它们改造成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设施用房等养老服务设施,从而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孟志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