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味觉渐减退更应注重减盐
信息时报(广州)2016-12-02 00:00:00 分享      

      原标题:老年味觉渐减退更应注重减盐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最近,广州的天气忽热忽冷,早晚温差很大,不少老年朋友不太适应,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记者从医院了解到,近段时间门诊的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多。医生提醒,有高血压的市民在冬季应注重保暖,每天早晚自测血压,避开寒冷时段每天锻炼40分钟左右。


      近期高血压患者明显增多


      有高血压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冬天血压会相对高一些,再加上南方冬季有“忽冷忽热,变化较快”的特点,早冷中午热,温差较大,人不容易适应,就心浮气燥,结果睡不好觉,而睡眠不好又更加使血压升高、头晕加重,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据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专科黄琳教授介绍,近来门诊的患者明显增多,每天都有十几名高血压的患者来就诊,说血压不稳定、原来控制得比较好的血压也升高了、睡不好觉,有些人还伴有胸闷、头晕、心慌等症状。黄琳表示,冬季血压会升高一些,是因为在寒冷环境下,全身小血管收缩,全身血管的容积减少,而体内的血容量是不变的,所以,加大了对血管壁的压力,血压自然会升高。


      做好这几点,让血压保持稳定


      那么,冬季如何保持血压稳定、获得良好的睡眠质量呢?


      首先,注意保暖。老年朋友要穿轻便保暖、吸汗透气的衣物,便于活动,又可防止穿衣太厚引起的出汗。还要注意早睡晚起,每天要保证8~9小时睡眠,午睡30~60分钟。充足的睡眠可保存充足的阳气,防止寒邪侵入体内,引发血压大幅波动。


      其次,注意调整药物。高血压患者要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最好每天在家能早晚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为专科医生调整降压药物提供依据,每周到医院复诊一次。


      第三,适当运动。早上6点多气温太低,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不利,市民最好等到太阳出来、气温升高了才出门运动。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慢跑、快走等,每天锻炼40分钟左右即可。有些老人喜欢游泳,但在冬天,室外游泳还是少进行为好。


      第四,清谈饮食。高血压患者都知道饮食要清谈,特别是盐要少,但对老年人来说,味觉逐渐减退,口味反而加重,常常觉得菜不够咸。较重的咸味,使人摄入的钠离子增多,增加了血容量,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三餐用盐量尽可能不超过6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而且还要注意“隐形盐”的存在,减少味精、酱油等含纳盐的调味品用量。


      第五,注意调整情绪。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保持情绪的稳定,如每天晒太阳、经常用中药膳食调理等。常用的中药膳食汤有这几种:红枣桂圆瘦肉汤,可健脾养血安神;百合莲子粥汤,可清心安神;百合酸枣仁煲鸡汤,可养心安神;当归红枣枣仁瘦肉汤,对气血亏虚体质的人有养血安神功效——每周饮用这些膳食汤2~3次,坚持服用,能取得较好的助眠效果。


      有高血压的朋友如何平稳过冬?


      保暖      穿轻便保暖、吸汗透气的衣物。


      睡够     注意早睡晚起,每天保证8~9小时睡眠。


      调药    每天在家早晚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每周到医院复诊一次。


      运动    等到太阳出来、气温升高了才出门运动。可做太极拳、慢跑、快走等运动,每天锻炼40分钟左右。


      减盐    三餐用盐量尽可能不超过6克,减少味精、酱油等含纳盐的调味品用量。


      调理    每天晒太阳,经常用中药膳食调理。可服用红枣桂圆瘦肉汤、百合莲子粥汤、百合酸枣仁煲鸡汤、当归红枣枣仁瘦肉汤等。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