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不像国人会理财最后悔几件事
中鑫苏州分公司公众号2016-05-11 00:00:00 分享      

  如果说大部分的理财经是告诉人们如何赚钱,而理财中的后悔事却是在提醒人们负面的理财规划不仅赚不到钱,而且会使人们入不敷出。调查表明,美国人理财过程中最后悔的事情是存款不足或欠债太多。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新数据,石油资源丰富的卡塔尔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在今年这份由中东石油大国和远东新兴国家主宰的榜单上拔得头筹。紧随其后的两个国家是科威特和中国,国民储蓄总额也占到了其各自GDP的一半以上。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居家过日子离不开钱,美国人也在为钱的事情担忧,那么他们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呢?答案挺简单:还债和存钱。美国理财网站有关的调查表明,美国人理财过程中最后悔的事情是存款不足,40%的受访者持有这样的想法。看起来理财也要从小事做起,整天想着赚大钱未必是理财的真髓。同时还有19.6%的人将欠债太多看成为在理财过程中第二大后悔的事情,为什么会这么想,因为美国人过的就是欠钱的日子,不欠债反而不正常,但这债钱多了,就成了麻烦事。不过也有11.5%的美国人认为自己过得太节俭了,赚了钱没有好好享受钱所带来的舒适生活,对这事很后悔。11%的美国人则对自己的投资决策感到后悔,本来想攒钱,但投资上出现问题,赔钱了,这不后悔才怪呢。


  一、难存钱


  美国人在理财中后悔的几件事看起来不大,但对民众的影响却不能忽视。有一定的储蓄可以应对难关,这是最基本的理财概念,但美国人攒钱真的很难。


  根据有关调查,美国四分之三的家庭储蓄的钱不足以应对6个月的家庭开支,一半家庭储蓄的钱连应对3个月家庭开支都有困难。美国人为何不攒钱或是说攒不下钱,除了生活方式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美国人太容易借到钱了。美国所有的生活消费,大至几十万、上百万美元的住宅、小到日常超市的购物,都可以分期付款或是用信用卡延时付款。要保证有住宅、有汽车,就得欠债。特别是信用卡债务,先刷卡,一个月一结清,用起来顺手,但钱花起来也就没有了章法。当月还不上欠款没关系,可以先付一小部分钱,但这里的陷阱就来了,银行会对欠款收取较高的贷款利率,很多人成为债奴,就是从信用卡欠债开始的。


  二、多数人把舒适生活摆首位


  美国的理财网站对美国人进行了很有趣的调查,以了解他们过去、现在与将来对理财的担忧。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家庭财务状况最担忧的事情上,美国受访者中有31%的人表示他们的关注点集中在满足基本的生活开支上,也就是先温饱后小康。而30.9%的人认为,应当竭力保持舒适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人活着就要活得潇洒。总体来说,60%以上的民众并没有攒钱看成是家庭生活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是将花钱看成是维持生活和过着好生活的必要手段,按照多少年前的流行语,“生活就要能挣会花”。


  调查结果显示,在家庭财务规划上一些美国人追求的是生活更加舒适,而且更加注重眼前的享受。当然这样的消费习惯很容易导致超支、不用说攒不下钱,一不小心就成了债奴。


  三、获得意外横财后用做享受


  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多,意外横财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但如果能够获得1万美元的横财时,美国人会用这些钱来干什么呢?根据调查,38.6%的人说会用来还债,38%的人表示会存进银行。仅11%的人说,他们会用这些钱为自己或亲友买东西。另外不到10%的人则说,会将钱送给别人或做慈善。这个答案和上面所讲的美国人在理财上最后悔的几件事基本吻合,存钱、还债,这就是差钱给闹的。


  调查也发现,现在的美国人在理财观念上还真是有了一些转变,大约40%的人表示,他们会减少开支,增加存款。18.8%的人会选择明智投资,16.4%的人会改变习惯,理智购物。只有不到10%的人表示,他们会继续自由支配开支,有多少花多少。


  四、欠钱比存钱来得快


  新的研究报告发现,拥有401(k)退休储蓄账户的美国人,大多数债务累积速度比他们为退休储蓄的速率还要快。拥有退休固定存款账户的员工,有五分之三的人在房贷、信用卡和分期付款上债务增加的速度要高于退休储蓄金额增加的速度。


  五、老了却越来越多陷入债务中


  欠债过多不仅是年轻人和中年人面临的问题,美国不少老年人照样被债务问题所困扰。2012美国信贷调查发现年龄50岁以上的美国人平均的信用卡债务为8278美元,高于50岁以下美国人平均欠信用卡6258美元的水平。也就是说,老年人的信用卡债务要高过年轻人。而老年人债务升高导致的后果是只好走破产的道路。


  调查发现,美国近四分之一的50岁以上的长者,大多数的信用卡债务是为亲友借钱或支付他人的债务。大学毕业的孙子希望购买第一辆汽车,却又没有信用评分记录。儿女刚离婚,需要父母连署担保住宅公寓,儿孙想要创业做生意,却得不到小企业贷款。无论在以上任何情况下,美国老年人都有可能同意成为贷款联名人,或是以个人信用评分代为贷款。但是老年人这样做可能没有意识到不幸陷入债务危机的风险,老来老还成了债奴。


  六:德国人闲钱不多投资谨慎错失机会


  近两年德国股市很“牛”,DAX指数屡次创下历史新高,仅2012年,德国股市投资者平均收益就达到了30%。不过,德国普通民众却并没有从这样的好行情中获益太多,原因很简单,德国“炒”股的人太少。根据德国股票研究所的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末,仅有约880万名德国本国国民参与德国股市投资,占全国总人口的约13.75%,而且其中只有约230万是直接购买股票,其他则是投资股票基金或其他偏保守的投资组合。德国老百姓在投资上的谨慎由此可见一斑。


  德国人在投资方面相当保守,一方面是出于对金融、投机市场的不信任。在1996年到2000年间,在德国政府推动私有化的背景下,德国也曾有过一场前所未有的炒股热。DAX指数在2001年3月一路攀升到8136点,但随后发生崩盘,到2002年萎缩至2188点,无数股民为此损失惨重,直到今天仍然心有余悸,股市中的散户热度难再升温。


  另一方面,德国现有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使得德国老百姓月收入的大部分必须用于缴纳各种社会保险金,德国就业者每月大约分别要为医疗、护理、养老和失业分别支付相当于月收入14%、2%、19%和6%的保险金,再加上德国比较高的个人所得税,普通工薪阶层手中能用来投资的闲钱并不多。因此,长期以来,德国老百姓所谓的投资方式都相当保守,资金投向大都是风险较小和收益平稳的人寿保险、传统储蓄或购买住房。


  七、法国人通过银行顾问搭理投资


  法国是高福利国家,法国人理财主要是为了积累财富、娱乐以及为退休做准备。据统计,法国人家庭储蓄率达到15%,在欧洲属最高之列,储蓄的最主要动机是为退休做准备。


  法国的金融投资品种比较丰富,包括股票、债券、基金和保险等。保险在法国人的金融投资中占有绝对优势,尤其是人寿保险,近70%的法国家庭拥有至少一份保险合同。


  股票在法国并不吃香。法国直接持有股票的家庭不超过5%,而且这一比例还有持续下降的趋势。不过,法国人也并未将股票完全抛弃,他们选择间接持股。法国有两种最主要的基金品种,即可变资本投资项目和共同投资基金。多数法国人通过购买这两种基金产品间接购买股票,让专家替他们理财。


  另外,在法国有发达的理财咨询行业,包括独立理财顾问、保险经纪人以及银行顾问等等。普通人最经常打交道的是银行顾问,他们不仅安排与账户业务有关的事务,还可以帮助客户管理资产并提供投资建议。许多普通法国人的投资一般都交由他们来打理。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