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来经历贫困和重病袭击不离不弃
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2016-12-06 00:00:00 分享      

      “外来媳”带领全家突围


  甲状腺癌、白血病、皮肤癌、脑溢血……这些疾病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击垮脆弱的生命,重创幸福的家庭。然而就在奉贤区青村镇姚家村,有一户人家竟在近二十年里被接二连三地“袭击”。为守住这个家,外乡媳妇马利军咬紧牙关跟命运对抗,在清贫与苦难中度过自己最好的年华。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35年只为“活着”苦撑


  1981年,广西宾阳的壮族姑娘马利军奔着“过上好日子”的念头远嫁上海,成了姚家村的一名外来媳。可过了门,马利军很快就体会到艰辛——公公早逝,夫家生活贫困。


  过门第二年,马利军给这个家添了男丁。原有的5亩耕地也在马利军和丈夫的精心耕作下有了收成,日子好起来了。没想到,一场场灾厄正悄悄逼近。


  1998年,马利军突然查出甲状腺癌。家里赔上所有积蓄,还借了大笔外债,给马利军做了手术。此后,靠药物维持的马利军一直忧心地生活着,生怕哪天旧病复发再让这个家承受痛苦。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2009年,丈夫李国军查出了白血病,反复的化疗再次把这个家掏空。最难的时候,家里欠了医院3万元治疗费。眼看丈夫的药就要断供,婆婆都几近放弃。可马利军还是毅然向村里借了2万元,又从儿子的工厂预支了1万元工资,让丈夫有了生的希望。


  医院告诉她,“只要账面上有100块余额,您丈夫的日常治疗就还能维持一个星期。”于是,马利军把家里的电视卖了,100元;把往返医院用的自行车卖了,100元。就这么一点一点地,为丈夫攒下活着的机会。


  就在全家人为李国军悬着一颗心的时候,马利军的婆婆马翠娥被查出患有皮肤癌。这一次,千疮百孔的家再也榨不出一分钱。可马利军不愿放弃,“做不起手术,我们就保守治疗”。在马利军的悉心照料下,婆婆的病情得以稳定。


  2014年,婆婆突发脑溢血,再次入院。


  马利军说,在她嫁到上海的35年里,只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活着”,一件是支撑她的家人“活着”。


  15天徘徊生死线


  回忆这些年最痛苦时刻,马利军讲述了那个15天徘徊生死线的故事。


  2011年春,由于家中常年有卧床的病人,导致年幼的孙子遭细菌感染,发烧不止,几乎同一时间,婆婆和丈夫旧病复发,双双住进了医院。


  在婆婆住进医院的当日,马利军几乎一天一夜没吃东西,也没合眼,最终晕倒在了楼梯间,被路过的医护人员搀扶回去。可遭遇病痛的婆婆却一刻也离不开这个儿媳妇。一听说马利军走开了,婆婆便拔掉针管不愿配合治疗。


  于是,在奉贤区中心医院的住院部出现了这样的一幕——一大早,马利军跑到内科住院部的血液科给老公喂饭;紧接着,再赶到外科大楼帮婆婆擦洗身子;完事后,又火急火燎地去儿科住院部看望孙子……


  为支付婆婆、丈夫和小孙子的治疗费用,马利军只能狠心让儿子在鞋厂加班加点地干活儿。那15天里,为了能拿到每日40元的辛苦钱,儿子未曾休息过一天。


  不离不弃迎来好日子


  最难熬的一年,马利军绝望地带着儿子想回老家。可刚到长途汽车站,她却往回走了。当时她的脑子里只想着两件事:一个是村支书对他们家庭的帮助;一个是婆婆曾说过“你要是走了,这个家就散了”。就为了这些好心帮助她的人和需要她帮助的人,她不能走。


  嫁到上海的30多年里,除了出嫁当年回过一次娘家外,马利军就没离开过这个家庭半步。上世纪80年代末,寡居多年的婆婆改嫁,马利军只跟婆婆说了一句:“这个家永远给你留一间屋。”


  然而,等婆婆再次回归这个家庭,已然是疾病缠身的老人。但马利军一如既往地善待婆婆。


  今年,马利军才算真正迎来了生命中的好日子。年初,一位好心人资助马利军和丈夫回广西老家探亲。此外,在村委会的帮助下,马利军家盖起了新房。孝顺的后辈为让马利军夫妇住上舒服房子,里里外外装修了一番。


  市民点赞 善良与爱终会换来好运


  接二连三的灾难,别说是原本就穷困潦倒的家,就是一个富足之家也难以承受。然而,一个孱弱的病妇靠着善良和坚韧支撑,用最大的爱心,挽救了自己,挽救了亲人,挽救了家庭。这样的故事足以让那些因鸡毛蒜皮小事便吵闹不断、分崩离析的家庭自惭形秽。——奉贤区青村镇居民郭俊兰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