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平积极推动养老服务健康发展
中国网
2016-12-14 00:00:00
分享
近年来,邹平县积极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建成和投入运营的各类养老服务设施159处,养老床位总计8900余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59张,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一是规划引领,政策扶持,积极优化养老服务业建设格局。科学编制《邹平县养老服务业总体规划》,与县城乡总体规划相对接,合理确定了2020年、2030年县养老服务设施规模和布局。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促进养老服务业改革发展的文件,设立县级配套专项资金,明确了建设、运营等补助标准。同时,加强对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的监管,逐步推进养老机构消防、环保、卫生防疫等改造提升。目前,邹平县已初步构建起“六位一体”养老服务业格局,即: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适老化设施改造为基础,以农村幸福院与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依托,以县养老服务中心、镇街敬老院、民办养老院等机构养老为补充,以“互联网+养老”信息平台和网络为纽带,以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和队伍为保障,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产业和产品相配套,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
二是强化标准,培育人才,积极规范养老服务业运行机制。成立邹平县养老服务行业协会,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养老机构监管等服务,推动了养老服务行业自律发展。建立老年人能力评估机制,三家15人的养老服务评估专家库,已评估老年人640余人次,为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发放、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等提供准确数据,青岛阳光佳苑养老服务管理公司在邹平注册成立了第三方评估和培训组织“邹平阳光养老事业发展中心”。实施养老管理和服务人员分级分类培训,2016年邹平县已有142名养老护理员获得了初级养老护理员资格,25人取得中级护理员资格。
三是优化布局,创新模式,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业纵深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敬老院布局,创新敬老院管理服务模式,在保障五保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向全社会老年人开放,打造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突出政府责任,按照“保基本、兜底线”原则,完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同时,完善特困老年人政府供养制度,对依靠自身力量无力养老的经济困难老年人,政府履行兜底养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