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压岁钱,不妨也变一变思路
临近过新年,人们,尤其是老人、长辈都在忙着给孙辈准备压岁钱。不过,近些年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攀升,老人给孙辈的压岁钱似也有水涨船高之势。如果说前些年的压岁钱几百块钱还能拿得出手的话,从去年开始,笔者感觉到没有四位数,这压岁钱还有些拿不出手。身边的老年朋友,拿出五位数做压岁钱的也大有人在。如此高额的“压岁钱”,一般的工薪阶层尚且承受不起,更不用说大多是退休工人的老年人了。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过新年,长辈给小辈发压岁钱是中国人的一项传统,本无可厚非。它既体现了长辈对小辈的殷殷希望,还体现了对孩子能在新的一年中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不过,凡事物极必反,太过“超值”的压岁钱却未必能体现美好的祝愿,反而可能会助长孩子的攀比之风,不是一件好事。尤其对尚不会理财的孩子来说,大额的压岁钱拿到手后,反而可说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以我身边的例子来说,有一次,我有一亲戚向我“扬”了这样一个“家丑”,说是他那个正在读初三的儿子在收了长辈的压岁钱之后,居然在临近新学期开学的前几天,花了整整2000元钱去某舞厅包了场……此事气得我那位亲戚直跺脚,深深反省自己没有提前干预,并教育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压岁钱。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待金钱与物质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与完善。我们的家长、长辈在给孩子发压岁钱时,也不妨将观念变一变。如今的孩子生活不差钱,因此除了象征性地给孩子一点压岁钱之外,也可将压岁钱转化成压岁礼:或是给孩子买好书名著,或是为孩子订画册画报,或是给孩子买些学习、生活的必需品……甚至还可带孩子去旅游、去看优质的电影、去参观合适的展览。事实上,如此种种的压岁礼,因为浸淫着长辈的心思与关切,反而会让孩子感受到深深的爱,也愈加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