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智能腕表,有着强大机械手臂价值30万的“福祉车”,像太空舱一样的价值40万的洗澡机……也许当你看见这些时,你会以为这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可以看见的场景,但是这一切,你在长春市都能看到,“十二五”期间它们都被应用到了长春市的居家养老服务中。
高科技产品把养老变成时尚
图片来源:果壳网
在南关区天瑞英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记者看见了一款老年监测腕表,记者发现,这个腕表是全触屏的,上边还有一个红色的“SOS”紧急求助键,按住这个键,与腕表绑定关系的儿女和中心工作人员就能接到报警,立刻赶到老人所在位置并联系120。“这个手表还有摔倒报警、心率监控等多项功能。”工作人员说。
而在朝阳区清和街道南昌社区佐佑颐养服务有限公司,那里有一辆价值30万元的“福祉车”,主要用于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的就医或出行。“这个设备是我们从日本进口的,东三省仅此一辆。”佐佑颐养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曲先生告诉记者。
绿园区温馨老年服务中心里还有一个洗澡机,形状活像一个太空舱,据了解,这个机器的价格是40万元。失能半失能老人可以在机器中泡澡按摩。
12349平台无线保护老人安全
在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记者也看见了比较新鲜的东西,那就是长春市12349养老便民服务中心。通过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记者看见了这个平台未来的发展愿景。
“首先,我们有个12349养老便民服务平台,也就是当老人有需求时,就可以拨打这个热线,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为老人提供相应的服务。”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还有一个老年人紧急救助系统,其特色是当老人按动手机上的急救键时,就可以开启家属、医院、社区等多方通话,在通话中,家属可以了解到老人病情,医生可以了解到家属的需求,最关键的是,这个通话可以实现全程录音,避免了医患纠纷的发生。
困难老人月领200元服务券
据了解,长春市从2014年1月1日起,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市城区困难老人每人每月发放200元养老服务券,并依托全市有资质、服务好的企业和社会组织,为困难老人提供上门居家服务。
具体发放条件为:具有本市城区、开发区户籍并实际居住在区域范围内的 “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者法定赡养人无赡养能力)、“五保”老人、失独贫困老人、重点优抚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低保边缘家庭中空巢老人或者仅与重度残疾子女共同居住的老人;曾获市级以上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空巢老人。
吉林省养老床位居全国前列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截至2014年底,吉林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46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吉林省政府连续3年将养老服务网络工程建设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全省初步建立了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全省养老床位总数由2010年10.5万张增长到14.6万张,增长38.9%;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由2010年24.5张提高到32张,增长30.6%,位居全国前列。立足居民养老需求实际,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省民政厅在长春市二道区岭东社区直接开展定制化服务试点,受到社区老年人欢迎。
目前,吉林全省形成了委托运营、延伸服务、资源共享3种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建立适应的养老服务模式
吉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郑国君也在12月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养老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是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动的重点民生工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民政部门要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相结合。坚持城乡统筹,大力推进居家养老、积极发展社区和机构养老。
居家养老抓服务、社区养老抓覆盖、机构养老抓规范,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主体作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养老服务模式、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加强信息化管理,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吉林特色,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整体水平。
记者 常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