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冬季是阴气盛极、万物收藏之季,自然界生物处于冬眠状态,以待来年春天的生机。《黄帝内经》写道:“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总的意思就是说,人要懂得顺应自然的规律,冬季正是人体休养的好时节,人们应当注意保存阳气,养精蓄锐。冬季中老年人锻炼要量力而为。
冬季起居,应该与太阳同步,早睡迟起,避寒就暖,才能不扰动人体内闭藏的阳气。中老年人气血虚衰,冬季锻炼,绝不可提倡“闻鸡起舞”。
此外,中老年人冬天坚持锻炼,一定要选择适宜的天气条件,遇到大风、大雾、雨雪、寒潮天气,不宜作户外活动。一般来说,在冬季冷高压影响下,早晨空气中往往滞留着没有向大气上层扩散的有害污染物质,在这样的空气中运动有害无益。建议中老年人清晨应在室内稍作运动,千万不要为别人称赞“几年如一日”而勉强为之,待风和日暖之时,再到户外晒晒太阳散散步,做一些缓慢柔和的活动。
冬令时节,中老年人的情志贵在保持清静安泰的状况,外不使形体疲劳,内没有不稳定情绪侵扰。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爱好、需要,增加一些室内休闲活动,可在家中养鸟、养鱼、养花,用以赏心悦目;或练习书法、绘画、棋艺等。总之要选择安静闲逸的娱乐休闲方式,参加任何一项活动,都要适度,有所节制,切莫过量过分。既不要给自己安排紧张集中的家务劳动,也不要超负荷玩乐,因为身体疲劳时抵抗力就会降低。
并且,寒冷可能直接诱发中老年人各种疾病的复发或加重,冬季里脑中风、冠心病、急谩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均比其他季节高。中老年人抗寒能力差,所以早晚气温低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外出,如一定要外出则要格外注意保暖。
因此,冬季中老年人若是锻炼就一定要注意天气状况,不能够为争一口气而逞强。
寒冷的冬季会使人新陈代谢减慢,抗病能力减弱,而对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因此,老年人在冬天尤其需要利用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但是,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有一些问题还是值得注意的。
合理安排时间
冬季锻炼不宜选在酷寒难堪的清晨,因为酷寒能诱发老年人的一些疾病的发作,如慢性支气管炎和心脏病。老年人冬季锻炼的最适宜时间是上午的八点至十点,因为这时候气温有所上升,而且还可能晒到温暖的太阳。
注意保暖
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所以在体育锻炼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做好保暖工作。锻炼前应多穿衣服,有必要时,戴上帽子和手套。经过一段时间的运动后,可适量减少衣服。锻炼完成后,要立即擦去身上的汗,及时穿衣。
做好准备工作
老年人应从两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首先,为了应对意外事情的发生,老年人不宜单独行动,最好能三五成群,而且要注意随身携带救急药品。其次,运动前必须热身,把肌肉和关节活动开来。
让身体慢慢适应锻炼
老年人不可急于进行体育锻炼,因为那会破坏人体内外运动平衡,造成生理功能失调。所以,老年人在锻炼初期应动作舒缓,以让身体很好地适应。老年人在锻炼结束后不可急于休息,应该做些舒缓的放松动作,这可以有效避免头晕、恶心、休克等问题的发生。
闭口锻炼
冬季室外空气冰寒,老年人在进行锻炼时,应闭口用鼻子呼吸。这样可避免冷空气对胃肠道的刺激和损害。
切忌空腹锻炼
很多老人有这样一个不好的习惯:一起床就锻炼身体。这是不对的。由于一夜没有进食,清晨起来老人们血糖很低。而且冬天气温低,人的血管收缩得很厉害。这时若参加锻炼的话,老年人就有因低血糖和心脏病而猝死的危险。
雾霾天气不外出锻炼
雾气中含有很多的有毒物质,被吸入体内后,可导致某些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作,对身体极为不利。所以,老年人应等到雾霾散尽后才外出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