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妇男”的乐与忧
《海外文摘》2014年7期 作者:沙碧娜·米纳尔迪2015-08-18 00:00:00 分享      

“我今年50岁,找到了一份保姆的工作,每天洗衣,熨烫,做饭”、“我的工作是照顾老人,帮他们洗衣,洗澡,吃药,购物,对此我很有经验”、“44岁的意大利男人,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却干起了家政工作”……这些网站植入广告反映出了当前意大利社会的一种现象,经济危机使失业人数不断增加,网站的招聘广告中,很多传统上由女性从事的工作也开始向男性抛出橄榄枝。这一变化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最早开始于大批的外国移民——菲律宾人、印度人、秘鲁人——走进意大利人的家中,从事起曾经多由女性来完成的工作:打扫卫生,照顾老人和小孩。他们为意大利男性做出了表率。无论是生活所迫,还是个人选择,男人从事“非男人”职业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儿童保姆先驱    


“我喜欢送孩子上学或陪他们锻炼,跟他们一起写作业、看电影我也很高兴。”41岁的亚历桑德罗·斯卡利是都灵人,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的工作就是儿童保姆,但是这样的称呼他并不喜欢,“我更喜欢儿童导师这样的表述。”亚历桑德罗说。他毕业于现代文学专业,对于从事保姆的工作,他没有任何偏见,也反对任何的偏见。这个职业是他认真考虑后的选择。他说:“小时候我经常照顾弟弟们,我还在教堂里做过儿童引导员。我的亲戚和朋友经常会把他们的孩子交给我照看,因此我决定尝试当一个保姆。现在,我的妻子在外面工作,看孩子便是我的份内事。我知道带孩子历来是女性的责任,我想打破这个惯例,我热爱我的工作。我认为幼儿教师都是女性这件事很荒谬,男性在幼儿教育中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很多离异或者是丈夫不常在家的女人就会找我帮忙,因为她们认为男性角色在孩子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不过我始终无法替代父亲的角色,可能只是充当一个大哥哥的身份吧。”    


“很多家庭都存在男性角色缺失的情况,这很危险。”马尔科·萨菲尼亚尼说道,他今年31岁,教育学专业毕业,是米兰一家幼儿园的教师。“我负责照看比较小的孩子,从36个月到10岁之间不等。我工作表现出色,大家都认同我的价值。但是我仍然能感到身边很多人对我这个工作充满好奇,我的朋友们问我是不是要给孩子换尿布和喂奶。当然,这是我每天都需要进行的工作。在人们的印象中,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抚育,男性一般不会给母亲提供必要的帮助,可我现在就是在做这些。”意大利真人秀《保姆大救援》的第八季中就出现了男保姆的形象,他叫“曼妮”,兼具教练、导师、婴儿育儿专家等不同身份,是众多保姆中唯一的男性。只不过,在很多男人看来,不照顾宝宝或操持家务才是更轻松的选项。    


妥协者    


“我在做佣人!做一些家中的杂活!但这不是我选择的,我希望做其他的工作,我去找过,但是没找到。现在我做的工作是我母亲曾经做的,我比她更尴尬,因为我是个男人。”这是一位29岁的家政服务员的抱怨,他毕业于职高。另一位45岁的中年人说:“3年前我失业了,经济危机让我不得不结束我的职业生涯。我曾是一名工人,我非常喜欢那份工作。当保姆确实是到了山穷水尽时的选择,因为我需要赚钱。”莱特西亚·卡雷拉是巴里大学的社会学家,她解释道:“大部分男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觉得尴尬,转而开始封闭自己。”最近的调查显示:意大利男性每天做饭的比例由十年前的28.4%上升到了43.2%,洗碗上升到了26.1%,打扫房间30%, 熨烫衣服1.1%。男人从事传统女性职业的现象也在不断增多。社会学家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看到人们对于职业认识的改变,以及家庭分工的转变。在从事这些职业的人中,有一些“冷漠者”,他们认为这份职业只是暂时的,仍在期待一份新的工作;有一些“适应者”, 他们是出于生存需求,才做这份工作;还有一些“创新者”,他们自愿选择这份职业,并且准备好与社会刻板印象做斗争。但是大多数男人选择隐藏他们自己的职业,这些人就是“妥协者”。    


这份调查结果来自于普利亚大区,时间是2012-2013年间。意大利南部地区男性从事女性工作的现象比较多,因此人们的反映也最强烈。这一方面由文化环境造成,男人在家照顾孩子在传统的南部地区被认为非常不合常理;另一方面这些地区失业的情况也最严重。这些男人没时间悲伤或掩饰,最终都成为了全职妇男。“这是一份累人的工作。”卡雷拉说。受访者们也证实了这一点。“刚失业时,如果我的孩子早上不出门,我就不会起床,我会说我生病了。后来,我想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就做我老婆以前做的那些家务吧。”一位45岁的全职妇男如是说。意大利的家政工作者目前已经达到65万人,据统计局估算,到2030年还会增加550万人。劳动部201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考虑到家庭收支,很多人将会放弃职业回归家庭操持家务。最近两年,参加家政培训的意大利人翻了一番,至少有10%的男人可能放弃工作归家照顾孩子或老人。    


注册家庭妇男    


“我今年60岁,是一名家庭妇男。几年前我和老伴达成一致,做出了留在家中的选择。”菲奥伦佐·布雷西亚尼说,他是“家庭主夫”协会的创办者。“除我老婆外,所有人看到我都会问:你怎么吃软饭呢?我的生意失败了,最尴尬的就是当我重办身份证时,我在‘职业’一栏,填的是‘家庭主夫’。我记得当时工作人员的表情,她抬起头问我‘您是失业了吗?’我回答说‘不是,这就是我的职业’。我和她以及他们办公室的负责人争论了几个小时,‘家庭主夫’写在证件上是前所未有的,但是最终我还是胜利了。”    


布雷西亚尼说他这样做打破了一直以来的禁忌。“家庭主夫”协会现在有6000个会员,“很多离婚人士,特别是南方人,他们不断注册加入进来,在这里寻找支持以面对孤独和困境。我们想打破男人不适合做家务工作的刻板印象,这只是习惯和教育问题。对我来说,男人做这些事很正常,我的父亲就是一个好榜样。他因病在家,我妈妈要挽起袖子出去工作,照顾4个孩子的责任就由我的父亲担负起来。他从来没有退缩过。对于他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在家看孩子就意味着失败。但他认为,这一点也不羞耻。”布雷西亚尼的“熨烫学”和“洗衣认识论”课程虽然听上去让人发笑,但他已经成为了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他参加辩论,由他自己制作的一档电视节目也正在筹备中。所有这一切都在改变着意大利社会对于家庭妇男群体的偏见。    


小学老师有话说    


“当小学老师是我绝不会放弃的一个选择。”迭戈·莫塔洛说。他是米兰一所小学的教师,之前还做过6年幼教。“我今年38岁,19岁时就开始从事跟孩子在一起的工作。我没有结过婚,也没有孩子,我根本就觉得我没有成为父亲的需要。我每年都忙于我自己的‘项目’——我这样称呼我所带的班级。我知道自己是男人中的少数派,因此会引起一些人的疑问。我的选择虽然看起来十分‘前卫’,但并不是史无前例的。相反,从历史上看,过去的老师都是男性。”1970年代以后,教师职业才开始女性化,现在又再次发生逆转。“男性教师对孩子也有益处:比起女老师的温柔体贴,男老师更具阳刚之气,对于男孩子来说是一种力量和榜样的象征。比如我,我个子很高,有胡子,身体强壮,不过我也很和蔼,自认为也有些魅力。我还专门研究和学习了与孩子们的相处之道,无论是和他们一起玩,还是一起解决问题,我都能够与他们保持和谐,并发挥出为人师表的作用。”    


和孩子家长相处得如何呢?他们会不会有所不满?“我在米兰的一家国际学校教书,班里有22个学生,来自6个不同国家,这使我能够以不同的文化视角来看待我自己的职业。在那里,我受到了极大的尊重,我相信,肯定有家长无法接受男教师,我曾经也遇到过,但他们在了解我后,都觉得没问题了。他们认识到,在孩子学习成长的环境中,男性长者的作用很关键。比起女教师,男生一开始就对我很信任。得到学生的信任是一件让人很开心的事,有的学生还会向我吐露自己的心事。我则会以朋友兼师长的身份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并提供适当的建议和帮助。”其他女教师对于这个男同事又作何感想呢?“她们大部分都很乐于助人,有一些也会与我保持距离。不过,无论如何,男人的决心不是那么容易被击退的。”    


[译自意大利《快报》]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