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日本介护保险之二:关于被保险者
美心优护养老服务2015-08-10 00:00:00 分享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实施于2000年,基于日本社会保险制度(年金、医疗、劳灾、雇用),将介护问题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里,实现介护社会化的重要国家制度之一。本系列,将为大家详细分享关于日本介护保险的基本理解。  


“保险主体”,分为“保险者”与“被保险者”,上期分享了什么是保险者,这期探讨一下什么是被保险者。  


在日本介护保险制度中,被保险者指的是通过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定约束,满足一定条件必须加入介护保险的市民,他们就成为了被保险者,这称之为“强制适用”。而被保险者又分为“第一号被保险者”和“第二号被保险者”。  



第一号被保险者:65岁以上日本市民 ・第二号被保险者:40岁以上65岁未满日本市民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市民,指的是在日本有固定住所的人,都纳入为日本市民,跟有没有日本国籍没有关系。例如本人并不是日本国籍,在日本适用于所有市民权利和市民义务。但是,无法加入医疗保险的市民,就不能适用于介护保险。   


如果因为经济条件等原因,市民无法加入医疗保险,那么他们将被纳入特殊的生活保障系统,国家从另一个层面进行经济补贴和特殊保护。自然而然的,这部分市民是属于没有能力加入介护保险的特殊人群。  


下面简单说说被保险者都要做什么呢? -作为被保险者,首先有义务支付保险者规定的介护保险费。 -同时,住所变更等情况发生时,需要规定期间内将变更手续办理。这样才能使保险者很好的管理运营被保险者信息,以及保险补贴资格等。 -被保险者成为“要支援状态”或“要介护状态”。才可能享受介护保险补贴(介护保险范围内的介护服务)的权利。  



那么被保险者,为什么是40岁以上? 关于这个问题,在日本直到今日还没有严格的论证。在介护保险制度实施之前,日本媒体经常报道什么是介护保险,是否所有日本市民都会面临养老问题。如果是的话,是否需要采取跟医疗保险相同的“国民谐保险制度”才算合理。也就是,全国民共同加入介护保险,不用年龄加以区分。但是介护保险制度实施之后,舆论调查等结果判明,介护问题并不是所有年龄段的市民都感兴趣。比如,刚出生的婴儿,如何考虑介护问题,考虑介护问题是否太夸张、不太现实呢?  


因此,最终介护保险的强制适用范围设定为40岁以上,国民的各种争论才算告一段落。也就是说,往往从40岁开始,是一个人对自己父母的养老问题,开始感到不安,开始规划并做详细考虑的。当然,这并不是严格论证所得出的结论,每当介护保险制度修正之际,如何划分被保险者范围,仍然会作为一个主论题,进行讨论及修正。

标签:金融理财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