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养老行业,留下来的人都是宝贝!
上海老年报 作者:张俊2016-05-09 00:00:00 分享      

  不忘初心  坚持为老


      ——记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管理员扶慧芳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五年前,她从江西省民政学校毕业,从家乡赴沪实习,成为杨浦区社会福利院一名合格的养老护理员 。


  五年后,当与她同期来沪的同学纷纷离开养老行业时,她仍然选择坚守,并走上了该院七所分院之一的南山楼分院的管理岗位。


  平易、温柔又和气的她,就是今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管理员扶慧芳。


  “老人如果不舒服,一定是有需求”


  进到南山楼一楼大厅,靠右走廊的起始处便是扶慧芳的办公桌 ,敞开式的办公桌随时欢迎老人前来沟通交流。桌上贴着一些便条纸,简单地记录上午查房发现的问题:有机器故障需要与其他部门沟通解决的;有观察到老人有护理需求,需要及时叮嘱护理员的;也有由于第二天可能天气转冷,需要在当天晚上提醒老人多穿衣物的。


  “小扶温柔细心,做养老护理工作有很大优势。”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党群科主任朱鲁佳介绍,“她每天细心观察老人的状况,通常老人没有说出来的要求,她也能观察到,尽力帮忙。”


  三号楼的周庆老人,是扶慧芳照顾时间比较长的一位老人。她原本和老伴一起住进养老院,每天琴瑟和谐,生活愉悦。但自从前两年老伴去世,周阿婆身心受创,衰老症状逐渐明显,有时缠着小扶帮她找东西,一找就是大半天。但小扶却不厌其烦、细心陪伴,她知道老伴的去世对周奶奶的打击太大,老人虽然什么都不说,但她身边真的离不开人。她懂得,陪伴是一种大爱。


  "她是我们的贴心小棉袄"


  “小扶性格好,干劲大,眼里有活,学习非常主动。她总能及时发现老人的需求,有时自己可以解决的就马上解决好,自己不能处理的,就及时反映给带教老师,自己就在一旁边学边做笔记,虚心求教。”工作多年的养老护理员刘兰英对扶慧芳可谓印象深刻。


  刘兰英之前在其他分院工作,最近调来南山楼分院,可到的第二天,就与由她负责护理的唐阿婆发生了小冲突。老人急得直跳脚,护理员委屈地抹眼泪。小扶闻讯赶来后,没有慌乱,而是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这个老人,我会怎么做?


  “唐奶奶,发生什么事了?”小扶明白开口第一句话最关键,一定要倾听,不能让老人感到偏向护理员


  唐阿婆一直在诉说,小扶耐心倾听,等到老人平静下来,小扶才柔声细语地说:“唐 奶奶,我觉得这个事情应该这样的…… ”说着说着,老人的气渐渐消了。安抚好老人,小扶又来做护理员的工作,和刘兰英探讨怎么和老人相处,如何更好地为老人服务。


  “做养老行业,留下来的人都是宝贝”


  朱鲁佳介绍,五年来,福利院每年都会招聘大量来自专业院校的毕业生,但最终坚持下来的仅寥寥数人。和扶慧芳同批来福利院实习的江西省民政学院的22名毕业生,最终选择留下来的只有4名。


  “做养老行业,留下来的人都是宝贝。”朱鲁佳说。


  小伙伴们走了,扶慧芳留下来了,她不是没有过迷茫,但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帮助她做了选择。五年来,扶慧芳成了老人们的“贴心小棉袄”,她也一直记得一句话:“不忘初心,坚持为老”——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也是给从事养老护理行业的年轻小伙伴们的寄语。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