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走出阴影- 为失智者权利代言》
若蕖咨询2016-09-07 00:00:00 分享      

  作者:程萍(长期居住在瑞士,目前正接受瑞士红十字会的养老服务培训,在苏黎世的高端私营养老院实习,有住宅区,居家护理区及24小时全方位护理)


      如果你是一位同传翻译,记忆力不再给力;又是单身妈妈、个体户, 不再有给力的收入;屋漏偏逢连夜雨, 54岁的年龄,虽谈不上年轻,但又不够老,(德国65岁才可以拿退休金);记忆力虽谈不上强大,但又四肢健全(无法判定残疾).......


  Helga Rohra 女士在2008年突然感觉无力胜任翻译,历经一年困惑与痛苦,才得知患有路易體癡呆症 ( 失智症的一种)。 如何面对生活的变故, 如何与疾病共同相处?4年后 58岁的她用口述,并在写作助理的帮助下完成了 《走出阴影- 为失智者权利代言》 这本书。


图片来源:原文


  细细品读之后, 发现Helga Rohra 出书,不为成名,不想博得同情,她推崇不高谈阔论失智症;不鼓吹各种疗法;不孤立失智者。期待健全的社保制度,包容并接纳她们这样的社会群体,尤其是对初期失智患者,期待多一份耐心与等待,慢下来接受她们的不一样。而对于她 —— 一位失智症患者,承认自己的疾病比掩盖患病的“耻辱感”更难。走出“阴影”,学会与疾病相处,寻求适当的帮助,她努力不仅想帮助自己, 更希望更多的失智症初期患者可以融入社会“重生自己”! 以下是对书中部分句子翻译及总结:


  第16章: 我如何应对日常生活


  “患失智症后, 我学会对自己更耐心。”


  例如:Helga Rohra 女士 去社保局的路上会迷路,会糊涂,相对以往的惊慌失措及无休止的自责,她会先找一家咖啡厅坐下来, 歇歇脚,压压惊,在看看哪位合眼善目,问问路。


  每次出门的时候,必带手机。与儿子约定时间通电话,而不接受别人像对待孩子般,无休止的关心和每时每刻的监督。


  第18章: 媒体


  “ 虽然患有失智症,我们不想成为社会的边缘人群, 我们想融入到社会中。”


  感谢Helga Rohra 女士语言的天赋(曾是英德同传翻译), 愿为早期失智患者发声。她们需要实实在在的社会保障,贴近生活的点滴帮助, 而不仅仅是药物或是人们头脑中晚期失智症患者的护理。


  第25章: 可识别的“ 失智患者”证件


  “ 在公众场合承认自己是失智患者,尽管对我并不是件愉快的经历。”


  Helga Rohra 女士独立去超市购物, 银行取钱,生活。可是失智症的症状不会因为她的努力就消失,当她手足无措时,拿出一个卡片,告诉人家:“ 我患有一种疾病, 这个病叫失智症。感谢您的理解和帮助。”



       小小的这张卡片, 让失智患者,与我们一样也不一样共同生活在我们当中。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