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敬老卡何时激活才不影响资金入账
上海老年报2016-06-20 00:00:00 分享      

  本报讯 市民政局局长、市老龄办主任朱勤皓日前做客上海电台“民生访谈”专栏时透露,上海的老年综合津贴制度今年4月正式向社会发布以来,集中办理阶段已基本完成,全市已有285万老年人办理申请手续,完成新敬老卡制作250万张,发放200多万张,其中140万张卡已办理激活手续,首笔津贴本月内将入账。


  据介绍,集中办理阶段基本完成后,今后符合条件的本市户籍老人,可去街镇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申办新敬老卡。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无论什么时候激活津贴一分钱都不会少


  由于新的敬老卡是银行卡,根据银行规定激活一般要本人办理,由其他人代为激活涉及到密码等问题,存在资金安全风险。考虑到部分老年人行动不变,目前民政、金融等部门采取了一些应急方式。下一步,将在批量激活趋于平稳时,由各个商业银行将服务延伸到居委会或者是村委会以及一些养老机构,上门提供服务,为老人激活银行卡。


  市民政局特别提醒,老年综合津贴打入新的敬老卡,和该卡是否激活没有联系,暂时没有激活也毫无关系。无论什么时候激活,津贴一分钱都不会少。


  今后持新敬老卡多个方面将享受优待


  另据介绍,新的敬老卡除了将按时打入老年综合津贴外,还是上海市老年人尊老社会优待的一个凭证。按照今年出台的《上海市老年人保障条例》,有关部门正积极落实卫生保障、交通出行、文体休闲、商业服务、维权服务等多个方面的优待。


  卫生保健方面,医疗机构将为老年人提供优先就医和优先安排住院;维权方面,对80岁以上符合条件老年人,可以上门提供法律咨询。对80岁以上符合条件老年人可以提供免费遗嘱公证服务;在交通出行方面,本市首批已有50辆无障碍出租汽车投入使用,有限服务于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大家比较关注的公园优惠,全市165座城市公园,其中161座已实现对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开放,有15座城市公园是5月1日起执行新规定的。


  ■链接


  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年内全面实施


  今年再建50家长者照护之家


  “上海将着力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向嵌入式 、小规模、多功能方向发展,促进居家、日托、临托、短托各种方式,并鼓励区县探索‘养老服务包’形式,让老人一目了然的情况下,自主选择所需服务。”——朱勤皓


  本报讯(记者吴汝琴) 对于“养老”问题,市民政局局长、市老龄办主任朱勤皓在做客“民生访谈”时表示,今年内,上海将全面实施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经济困难的老人,还可经经济状况评估认定,申请享受政府基本养老公共服务补贴。


  朱勤皓强调,“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制度的推出,给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人提供了一条公平、公正的通道。特别是对失智失能,以及高龄重症等老人而言,通过统一需求评估,申请相应养老服务,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时效性。


  提及不少老年人虽需要机构专业照护,却不愿离开熟悉的环境,朱勤皓表示,在家中或社区安享晚年,既符合中国人传统习惯,也能满足老人情感需求,更方便子女就近照顾。所以,上海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方式,让老年人就近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颐养天年。


  据介绍,嵌入式社区养老模式,目前在上海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类是长者照护之家。主要收住照护等级3~4级的老年人,提供短期住养等服务,床位一般在10~49张。2015年,全市试点建了22家;另一类是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 主要收住照护等级1~3级的老年人,以及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早上去、晚上回家。目前,全市有日间照护中心超过400家。


  同时,上海也鼓励社区发展一些提供专业服务项目的设施,比如助浴、助餐点等。“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再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机构400家;长者照护之家今年再建50家,到明年底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城市化地区的街镇全覆盖。届时,这两类社区托养机构将实现千家的规模。为此,上海还出台了各项政策予以扶持。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