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四个三”构建农村养老新模式
眉山市民政局
2016-12-20 00:00:00
分享
为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提升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我市在东坡区白马镇金叶敬老院开展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试点,探索出“四个三”农村区域养老服务模式。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成立三级领导机构。敬老院所在乡镇成立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全面负责指导中心、分中心、服务点开展区域养老服务;各村成立区域性养老服务分中心,负责组织开展分中心集中服务、上门服务及日常活动;各组成立区域性养老服务点,负责收集老人需求,组织开展棋牌、坝坝舞、医疗卫生、心理咨询等服务。
建立三级活动阵地。镇设中心,乡镇整合敬老院及村级公共服务阵地,设置代养室、活动室、医疗服务室等功能室;村设分中心,依托村级阵地建立区域养老服务分中心,设立老年人活动室、图书室、棋牌娱乐室及室外健身场地;组设服务点,各村分中心依托村民集中居住点、商店等建立服务点,设立棋牌娱乐室、室外活动场地,配备电视机、音响等活动设施。
组建三支服务队。一是组建社会代养服务队,由敬老院护理人员兼任。二是组建志愿者服务队,由青年志愿者、医务人员、老年大学文艺骨干、党员等人员组成。三是组建上门服务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每个分中心依托村老协成立一支3—4人的养老服务队,由理发师、家政服务人员、医生、代购员等组成。
提供三种服务。 一是社会代养服务队为中心代养对象提供生活照料、饮食、文体娱乐、棋牌娱乐、图书阅览等代养服务;二是每月在中心、分中心开展“老年人集中活动日”活动,由志愿服务队为老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体检、理发、文艺表演、心理咨询等集中服务;三是由上门服务队为失能、半失能老人、困难老人、空巢老人开展助医、助洁等个性化需求服务。
截止目前,全市2016年已建成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2个,改造床位264张,代养社会老人81人,服务区域老人1795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