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留住护工真的有那么难吗?
中国养老策划师2016-12-21 00:00:00 分享      
      众所周知,养老机构护工流动率非常高,这是所有管理者都一直头疼的问题。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确实,护理工作又苦又累,护工社会地位不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如果长期护理老年痴呆这一类的老人还要承担强大的心理压力和护理风险。养老机构护工留人难无可厚非。

      留住护工辣么难,难于上青天。真的没有解决办法吗?当然不。

      在我们所接触和走访的养老机构中,不难发现经营较久的养老机构往往都能够解决护工流动的问题。郑州一家经营15年左右的养老机构中护工工作3~5年十分正常,工作最长的达8年之久。

      这类养老机构往往有成熟的管理体系和独到的管理经验,表现出的不仅是护工流失率低,而且经营状况良好,盈利也十分可观。

       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人工成本是养老机构所有成本中最大的,一般比重在55%以上,而护工的人工成本是人工成本中的一部分,一般比重也在55%以上。

      40~50岁的护工,都有较大的家庭经济负担,收入是他们考虑的第一要素。高工资当然能留住护工,但是一味的高工资不算最合适的做法。

      花一样的钱,怎么做才最有效呢?

      1
      薪酬结构化
      通俗来讲,同样发三千,你是没有说明的一次给,我是将这三千分隔开。

      这部分是基本工资,保证你的基本生活的;这个是全勤奖励,不请假什么的多给二百;这个是绩效奖励,多照顾一个老人一个月多给多少钱(确确实实的按劳分配)......


       工资一股脑的发给对方,倒不如告诉他们,做到什么就会获得什么,多劳多得,做得好有奖励。


      工资的设计要遵循几个原则:

      保证基本生活

      付出与收获相符

      各种各样的激励政策

      有底线而无上限,多劳多得,多贡献多收获

      2
      及时激励
      对于激发护工干劲,保证护理质量,解决管理问题,还有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及时激励。

      什么是及时激励?这个就涉及到中小学教育中的心理激励方法了,对于4-10岁儿童鼓励孩子积极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时激励。

      具体的做法是:当孩子在某一方面有所改进(一个坏习惯的纠正、一个常错题做对了、有礼貌的给老师道谢、非常细心的帮助了同学等),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肯定,作出表扬,并根据改进的程度给予奖励。4-10岁的儿童对于金钱没有概念,所以对孩子的奖励不能以金钱的方式,而是孩子喜欢的卡通贴或者其他小物品。然后,积累够一定数量的卡通贴就可以升级,层层积累,达到一定数量可以兑换实物奖励或实现某一愿望。

      这种方法在纠正孩子不良习惯、鼓励孩子学习等方面十分见效。


      它的好处有三个方面:

      1.经常性鼓励提升积极性;

      2.形成惯性思维习惯,怎么做就能得到好处;

      3.层层递进的鼓励升级诱人深入,同游戏的升级原理,使对方不会厌烦,不遵从规则。

      有人说了,你不要搞笑,教小孩的东西怎么用到大人身上。这个呀,和智商和年龄无关,和人的本性有关。

      用到养老机构管理中怎么做呢?

      明确值得嘉奖的标准。比如说,老人家属来了之后大吵大闹,护工受到委屈而没有与家属吵架,就可以当着家属的面进行及时奖励,可以是钱,也可以是其他。

      根据的对象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奖励。家庭压力较大的护工希望直接获得金钱,较为年轻的护工希望获得晋升。或给予优先进行高级培训的机会,或直接给予金钱奖励,视护工的需要而定。这个很考验管理者的对员工的了解程度。

      小额而持续的鼓励最有效。人总是对额外的收获感到惊喜,小额鼓励用于控制成本,而持续的、多次的鼓励会使员工一直处于兴奋的、积极的状态。

      短时激励与长期激励结合。对于护工值得嘉奖的行为当场嘉奖,或者给每次获得的嘉奖做记录,年终最优秀的员工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注意累积效应,会达到稳定的、持续的激励效果。

      3

      福利发放


      福利方面,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节假日要进行福利发放;二是福利发放的形式可以是礼品、也可以是现金,根据护工的需求确定。


      配套管理解决后顾 

      护工工作的风险性高于其他工作。老人身体脆弱,在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事故。


      解决护工的后顾之忧,养老机构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严格的护工培训。护工的持续培训除了提高护工的护理技能,还能够使护工从更多的方面了解老人,降低护理风险。

     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养老机构有明确的、体系化的风险管理办法,使老人在发生意外时得到及时的救治,养老机构发生意外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护工才不至于在面对意外情况时不知所措。

      明确的权责划分。意外事件的发生是护工的责任、养老院管理者的责任还是不可抗力造成,需要明确界定。

     另外一个难题就是护工的排班制度,合理的排班制度能够防范风险,合理分配护工工作量。

     企业文化留住人心  
     社会中对护工的认知一时半会很难改变。但是作为养老机构自身却可以通过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进行错误观念的修正。

     最关键、最核心的点就是内部尊重。所谓内部尊重是自我尊重与他人尊重,作为护理工作者要意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认同自己的行为;作为其他工作人员,要尊重护理工作者。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