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戚泉木
拳拳育德心 殷殷百老情
上海老年报 作者:施轩2016-12-23 00:00:00 分享      

  在上海,有个名闻遐迩、响当当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百老德育讲师团,6次评为“全国先进单位”,19次评为“上海先进集体”,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亲笔批示,推向全国。中宣部要求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号召“全社会学习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的精神 ”。这精神,在团长戚泉木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图片来源:百度搜图


  2000年4月18日,戚泉木携手上海24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成立了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简称“百老团”)。百老团创建初期,一无资金、二无办公场地、三无车辆。在最初的4年中,办公室搬了8次家。但戚泉木无怨无悔、初衷不改。百老团从她诞生那天起,就植根于广大青少年成长的沃土,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从最初的25人,逐步发展成为拥有600多位老干部、老红军、老将军、老劳模、老教授、老专家、老艺术家组成的一支特殊的志愿者队伍。多年来,他们为360多万青少年举办了5000多场德育讲座、演出及展览,还选派了近百名“百老”成员到条件成熟的学校、社区及乡村担任名誉校长、辅导老师或德育顾问,建起了有长效机制的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青山不老松,晚霞红似火。戚泉木作为这个团队的领头雁 ,一直亲力亲为。这些年,他共做德育报告300多场,通过每一场生动感人的报告抒发着对青少年的满腔热忱。为使德育教育入脑入心,他针对不同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比如,对小学生嵌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人入胜,对中学生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娓娓道来,对大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他探索的“讲座与多媒体相结合、讲座与文艺节目相结合 、讲座与讲故事相结合”的“三结合”讲座方式,为受众打开了耳目一新的视听新天地。他将自己所擅长的口技表演、书法艺术、动漫特技融入宣讲报告之中,使宣讲报告更加生动感人,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全国劳模杨怀远曾给他编了这样一首打油诗:“老戚精神贵,从来不知累,一心为百老,直把心操碎。上至老领导,下到小字辈,关心送温暖,半夜还未睡。”他撰写的报告文学集《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一书,曾获“中华之魂”报告文学全国二等奖,是一部引领青少年“立德”的书。他自费3.8万元再版此书,赠送给了2000名青少年。百老团的同志们说,如果你了解了戚泉木为下一代所做的努力和付出之后,就会进一步懂得什么叫人生的价值,也就真的读懂了戚泉木。

合作机构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