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通讯员 杨玉静 记者 胡毓菁)老新村多、老年人多,是姑苏区的一个特点。近年来,姑苏区民政局以助推“和谐社会建设样板区”为工作重心,着力打造以“虚拟养老为引领,日间照料为补充,养老机构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姑苏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养老服务由补缺型逐步向惠普型的转型升级之路。
由姑苏区首创的虚拟养老服务,开创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全新模式,成为苏州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标志。目前,姑苏区17个街道均设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站,并实现对全区84周岁以上老人的全覆盖。据悉,今年,这一服务还将覆盖到姑苏区82周岁以上的老人,2016年实现80周岁以上老人全覆盖。截至目前,辖区服务老人户数为12000户、17000人,服务人数、户数均达到2012年的3倍。
同时,在辖区各街道和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姑苏区社区养老服务内涵不断丰富,拓展出个性化的“助医、助学、助洁、助浴、助游、助娱”等贴近老人需求的服务,逐步探索社会化运作模式。据悉,目前辖区已建成日间照料中心42个、助餐点128个。日间照料中心数量是2012年的3倍,助餐点数量是2012年的2倍。预计到今年底,将有50%以上的日间照料中心实现社会化运作。
此外,姑苏区的养老机构管理更趋规范。辖区养老机构建设实现了从封闭型向开放性、从供养型向供养康复型的转变。目前,全区28家养老机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极大提升,居住环境、安全环境已有极大改善。